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
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
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的《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久别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描绘霜毫(毛笔)寄托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樗材惭愧职南曹”,以“樗材”自喻,表示自己如同无用之材,却担任了南曹的职务,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谦逊和惭愧。接着,“闇劣何由识俊髦”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愚笨和不济,难以识别出那些才华横溢的人才,流露出一种自我贬低的心态。
后两句“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则转向情感的抒发。诗人独自怀念着久别的老朋友,虽然无法直接相见,但通过挥洒笔墨,用霜毫(毛笔)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这里的“霜毫”不仅指毛笔,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深情与执着,通过文字来传递这份情感,仿佛在与远方的朋友进行心灵的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我的平凡与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世界,以及在文学创作中寻求情感寄托的艺术追求。
万陵矶下秋波长,黄陵庙前秋草荒。
汀洲浩荡排牙樯,神相逐争翱翔。
目极鸿雁归衡阳,丹枫叶落西风凉。
二十五弦韵悠扬,帝子哀怨来潇湘。
龙驭一去白云乡,九嶷望断烟苍茫。
江皋斑竹凝寒霜,愁科北渚徒彷徨。
霞为帐兮珠为裳,明珰翠羽仙人妆。
行客络绎陈椒浆,揭车杜若纷馨香。
依稀环佩声琅琅,灵旗冷月摇清光。
乘潮直下君山旁,巴人一曲歌渔郎。
郑子有才不可羁,卓立天骨矜权奇。
郑子能文苦不遇,即今三十已虚度。
少年曾读等身书,寻常咳唾皆成珠。
饥来一字不堪煮,吁嗟吾道其非欤。
小住京华歇行脚,依旧归心殊落落。
如入宝山空手回,江湖与我同飘泊。
买鱼沽酒向沙津,一醉东风桃李春。
英雄未必无知己,相尔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