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璞轩九清图》
《徐璞轩九清图》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古风

东溪隐者居鸿山,草堂搆向烟萝间。

平生心志爱挥洒,花光子固共同班。

前年买棹游林屋,识得徐君面如玉。

春风笔染剡溪藤,赠此九清图一幅。

□徕松叶攒青针,岁晚不妨霜雪侵。

后凋独喜圣人许,书传载述来于今。

沅湘竹枝翠鸾尾,挺挺高摽类君子。

仙坛石畔不胜秋,细扫苔花风正起。

横斜老干西湖滨,月下弄珠同美人。

夜寒宁畏缟衣薄,天然颜色逾精神。

洛川罗袜凌波步,水上轻盈逞丰度。

回风流雪在须臾,千古陈王有词赋。

唐昌观里雪香□,小白浓香枝叶间。

玲珑只许女冠赏,寻常肯与凡人扳。

葳蕤帐底清风动,犹记当年曾入梦。

深林隐迹巳多年,不独谢庭偏可种。

小囊簇簇缝紫罗,婆娑叶上盛香多。

瑶池仙子堪佩带,飞琼未见来相过。

灵根最得春光早,紫芽一出欺群草。

暖芸香艾敢同论,金鼎焚烧香袅袅。

东风剪剪吹香腮,姑射仙归方始开。

出墙雅爱一枝好,碎锦坊中谁拆来。

斯图赠君非偶尔,以物喻人有深旨。

裹封一袭欲宝藏,清白相传到孙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溪隐者,其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志高洁,爱好挥洒,与花光子、徐君等文人雅士交往。诗中提到的“九清图”可能寓意着高远的精神境界或理想世界。通过描述隐者的生活场景和与之相关的物品,如松叶、沅湘竹枝、洛川罗袜等,展现了其生活的雅致与高洁。同时,诗中也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隐者品格的赞美与敬仰。

诗中还提到了“徐璞轩九清图”,这幅画作似乎承载了深刻的意义,不仅反映了隐者的内心世界,也可能象征着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描绘画作中的元素,如松叶、沅湘竹枝、洛川罗袜等,诗人试图传达一种超越现实、接近理想的精神状态。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小囊簇簇缝紫罗,婆娑叶上盛香多”,这可能暗示了隐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以及其内心的丰富与宁静。通过这些细节,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行三盘蟆颐栈道·其一

栈险涎鱼蛤,梯危啸虎貙。

室人交谪我,客子倍愁予。

后殿推腰上,前行掉臂呼。

龙眠如得见,写作赴州图。

(0)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薄吴兴访玉湖书院水晶境界而归自戊子至庚子阴晴相半胜处辄徘徊赋诗饮酒伟哉观也数诗见后.出阆山

无雨又无日,此行天相之。

荒园遗木老,古隧得峰奇。

霜晚蔬犹剑,风温茗已旗。

行厨何用许,胜处可忘饥。

(0)

陪郡侯出郊劝农·其三

茅屋人家蓐食烟,相呼趁雨好翻田。

去年下麦泥如铁,一寸春膏直几钱。

(0)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铜。

(0)

秋霁

清秋初过雨,湿叶闪晴晖。

数册文书静,一庭人事稀。

(0)

满公临老种松志可尚也梅山老人为说小偈

满公种松何太痴,急景尚作千年期。

安得雷风一夜拔千尺,与汝同看龙蛇舞月时。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