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带沙砾,边马惨不鸣。
驱马使之前,横绝古长城。
城颓狐猾穴,柱窟以寒冰。
斧冰下饮马,白骨僵支撑。
髑髅啮马胫,卷局顾不行。
纵横水中骨,云是筑城人。
离家各朱颜,一别陌上尘。
念此苦寒地,作书寄所亲。
边马一何哀,萧萧胡雁群。
盛年不归来,闺中长苦辛。
雨雪带沙砾,边马惨不鸣。
驱马使之前,横绝古长城。
城颓狐猾穴,柱窟以寒冰。
斧冰下饮马,白骨僵支撑。
髑髅啮马胫,卷局顾不行。
纵横水中骨,云是筑城人。
离家各朱颜,一别陌上尘。
念此苦寒地,作书寄所亲。
边马一何哀,萧萧胡雁群。
盛年不归来,闺中长苦辛。
这首诗《饮马长城窟行》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交织,以及战争对生命与社会的深刻影响。
首句“雨雪带沙砾,边马惨不鸣。”开篇即营造出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雨雪交加,沙砾飞扬,连边疆的战马都哀鸣不已,暗示了战场的悲壮与残酷。接着,“驱马使之前,横绝古长城。”描述了士兵们在恶劣天气中艰难前行,穿越古老的长城,预示着即将面临的战斗。
“城颓狐猾穴,柱窟以寒冰。”长城已破败不堪,狐狸在洞穴中穿梭,寒冰覆盖着柱子,形象地展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寒冷。接下来,“斧冰下饮马,白骨僵支撑。”描绘了士兵们在冰河中凿冰饮水,周围是冰冷的白骨,象征着战争的无情与牺牲。
“髑髅啮马胫,卷局顾不行。”骷髅啃食战马的腿,马儿痛苦地回望,无法前行,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与绝望。“纵横水中骨,云是筑城人。”水面上漂浮着无数骨头,据说都是当年筑城的劳工,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深思。
“离家各朱颜,一别陌上尘。”战士们远离家乡,青春不再,与尘土为伴,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思念。“念此苦寒地,作书寄所亲。”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战士们写信给亲人,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边马一何哀,萧萧胡雁群。”边疆的马儿哀鸣,胡雁成群飞翔,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战争氛围的烘托。“盛年不归来,闺中长苦辛。”年轻的生命未能归家,留在家中的妻子承受着无尽的痛苦,表达了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悲剧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体生命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独特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