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瑶台夜未央,满身风露拂衣凉。
步虚欲待飞仙到,一曲云和一炷香。
月满瑶台夜未央,满身风露拂衣凉。
步虚欲待飞仙到,一曲云和一炷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以“月满瑶台夜未央”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月光与宁静的夜晚之中,瑶台之上,月光洒满,时间仿佛凝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满身风露拂衣凉”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风轻拂,露水沾衣,带来一丝丝清凉的感觉,不仅触觉上的凉爽,也暗示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步虚欲待飞仙到”,这一句中,“步虚”二字既指行走在虚空中的动作,也暗含着对仙人或超凡之人的期待。诗人似乎在等待着某种超自然力量的降临,或是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纯净事物的向往。
最后,“一曲云和一炷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期待与静谧的氛围。云和,古代乐器名,此处借指音乐;一炷香,则是焚香祈愿的象征。这两者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
一篇新出纸为贵,万国争传金可换。
晚节投荒无芥蒂,毕景著书自娱玩。
天之所宝雷电取,渠不爱惜风雨散。
两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遗文尽堆案。
似闻倾盖剧推许,亲以削牍定真赝。
分传饷我枉银钩,贫室骤惊满珠贯。
无坫共推玉界尺,争求当置铁门限。
世人不识蔡伯喈,欲问图书觅王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