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春寒二月天,祝融祠畔冶游偏。
木棉花老频飘絮,如雪纷纷坠锦鞯。
春暖春寒二月天,祝融祠畔冶游偏。
木棉花老频飘絮,如雪纷纷坠锦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木棉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春暖春寒二月天”,巧妙地捕捉了早春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的特点,既温暖又带着一丝凉意,正是春日特有的氛围。接着,“祝融祠畔冶游偏”一句,将地点置于古老的祝融祠旁,暗示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底蕴,同时“冶游”二字则点出了人们在春日里的游玩活动,增添了生活气息。
“木棉花老频飘絮”,木棉花作为春季的代表,其老去之时,飘落的絮状物如同雪花般轻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更迭。最后,“如雪纷纷坠锦鞯”以“如雪”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木棉花飘落时的壮观景象,与“锦鞯”(华丽的马鞍)相呼应,营造出一幅春日里繁华与静谧并存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棉花在春日里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流转的哲思,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自先生、题襟汉上,湖山风月谁主。
绿蓑画出元真子,料理钓筒茶具。
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武陵伴侣。
有旧梦盟鸥,比邻放鸭,值得故乡住。
全家隐,休认渔儿渔女。神仙眷属团聚。
海怀不尽添霞想,高唱入云诗句。
君看取、看一碧弯环,渐到天台去。胡麻饭煮。
著两两蛾眉,翛翛鸾尾,洞口扫红雨。
深黄浅白,记重阳前后。满把幽香一樽酒。
甚西风,帘卷人淡于花,能几日、花渐比人消瘦。
谁开三径望,冷艳无情,蝶梦荒寒雁来久。
红了木夫容,静女娟娟,对老去、东篱诗叟。
爱寂寞、秋容抱冬心,便十月青霜,一枝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