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绿成帷。青子累累。廿番风信不停吹。
病是愁根愁是叶,叶是双眉。无药补清羸。
闷倚红蕤。碧纱窗外又斜晖。
明日落花香满径,一样春归。
渐渐绿成帷。青子累累。廿番风信不停吹。
病是愁根愁是叶,叶是双眉。无药补清羸。
闷倚红蕤。碧纱窗外又斜晖。
明日落花香满径,一样春归。
这首清代词人吴藻的《卖花声》描绘了一幅春天逐渐逝去的景象。"渐渐绿成帷",以绿色帷幕比喻春意盎然,叶子繁茂,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青子累累"则进一步描绘了果实累累的树木,象征着春实的丰收。
接下来的"廿番风信不停吹","廿番"指二十次,形容春风频繁吹过,暗示着春天的轮回和变迁。"病是愁根愁是叶,叶是双眉",诗人将自己的愁绪比作疾病,而愁苦又如双眉紧锁,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哀愁。
"无药补清羸",诗人感叹无法用药物治疗内心的虚弱和疲惫,反映出情绪的低落。"闷倚红蕤","红蕤"可能是红色的花朵,诗人独自倚靠在花丛中,更显孤独和无聊。
最后两句"碧纱窗外又斜晖,明日落花香满径,一样春归",描绘了夕阳西下,落花飘零的场景,预示着春天即将离去,无论明日如何,春光已无法挽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去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春去的深深感慨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
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
岁月晚,霜风急。
嗟老子,为行客。
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才近重阳,喜风露、酝成爽气。
应料有、悲秋情绪,淡妆慵试。
黄菊篱边开遍否,紫鸿塞外归来未。
但倚阑、高处望长空,无穷意。
名利鼎,从渠沸。
穷达路,非人致。
又何须咄咄,向空书字。
西风正好狂吹帽,庾尘那解关吾事。
纵嬉游、也不学山翁,如泥醉。
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
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
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
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
因为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
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
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
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道骨仙风,合笞凤、鞭鸾归去。
底事为、三峨九顶,等闲留住。
揽辔聊施经济手,凝旒屡出褒嘉语。
算只今、人物更谁归,心如许。
嗟我拙,才不武。
惭我陋,文非古。
纵策迟鞭钝,也难追步。
虽喜故人逢异县,却嫌游子贪行路。
但著公、西掖北门中,相期处。
绣天锦地,浣花溪风物,尤为奇绝。
无限兰舟相荡漾,缯彩重重装结。
冀国遗踪,杜陵陈迹,疑信俱休说。
笙歌丛里,旌旗光映林樾。
自笑与蜀缘多,沧浪亭下,饱看烟波阔。
屡疏求归才请得,知我家山心切。
已是行人,犹陪佳客,莫放回船发。
来年今日,相思惟共明月。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
载酒郊坰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
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
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
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币,不尽青青岸。
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
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
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