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古名郡,庙为长者留。
何以称长者,筑陂灌民畴。
闻有障海堰,亦有黄公桥。
桥成不自度,鹊去空遗巢。
鱼性恶其网,人情忌其高。
令德全恺悌,吐茹岂刚柔。
民俗望风变,再来段大夫。
兴化古名郡,庙为长者留。
何以称长者,筑陂灌民畴。
闻有障海堰,亦有黄公桥。
桥成不自度,鹊去空遗巢。
鱼性恶其网,人情忌其高。
令德全恺悌,吐茹岂刚柔。
民俗望风变,再来段大夫。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赠送给许太守琯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许太守治理兴化郡的期待和对其德政的赞美。诗中提到兴化古时的名声,以及太守修建陂塘灌溉农田的善举,反映出他对民生的关注。诗人还提及了防洪工程如障海堰和黄公桥,暗示太守的功绩不仅限于眼前,而是有长远的规划。桥的建造虽未亲自走过,但其影响深远,如同鹊巢留下的痕迹。诗人进一步强调,太守的品德高尚,既能展现亲民的和蔼,又能坚持原则,这样的德行将引导当地风俗向善。最后,诗人寄望太守再次莅临兴化,能带来更多的福祉,表达了对许太守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閒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