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叶霜花二月天,春风知不到三边。
寒威直射重裘里,白发征人未拆绵。
雪叶霜花二月天,春风知不到三边。
寒威直射重裘里,白发征人未拆绵。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二月时节的寒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防战士在严冬中的生活状态。
首句“雪叶霜花二月天”,以“雪叶”和“霜花”形象地描绘了二月时节边疆特有的自然景观,雪花与霜花交织,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这不仅点明了季节特征,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荒凉。
次句“春风知不到三边”,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风赋予情感,强调了边疆远离繁华都市,春风难以触及的现实。这里的“三边”泛指边远之地,进一步突出了边防战士所处环境的偏远与恶劣。
第三句“寒威直射重裘里”,通过“寒威”和“重裘”两个词组,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严寒。即使穿着厚重的裘衣也无法完全抵御刺骨的寒风,形象地表现了边防战士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最后一句“白发征人未拆绵”,将边防战士的形象刻画得尤为鲜明。尽管年岁已高,但为了守卫边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未曾拆开厚重的棉衣。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战士们的坚韧与奉献精神,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与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二月寒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边防战士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与战士们的英勇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覆舟山头霁景明,长松落落崖石平。
回峦秀岭低复昂,传闻此地为台城。
南望建章宫,佳气何郁葱。
秦淮树中流,遥与宫门通。
城中万井如棋画,杨柳烟中分紫陌。
内园兰桂浮温香,戚里池台荡朱碧。
凤皇楼阁无处寻,临春结绮作梵林。
樽前却是乐游苑,市朝更改成古今。
登临易头白,衔杯落江日。
回望北湖烟,蝉鸣树萧瑟。
秋波惨淡荷芰花,玉凫锦鸡踏浪霞。
西曹已鸣马,东署复报衙。
冥冥壶底月,寂寂城头鸦。
停琴送尽飞鸿影,引领天边不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