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
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
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
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
僧僮课梵呗,婉娩如学唱。
解带临西风,洒落无尽藏。
缁流亦可人,邀往坐清旷。
盘飧饤黄独,侑之茅柴酿。
感师有古意,愧我无酒量。
长啸下山来,一路时胆壮。
重作记游篇,付之覆瓿酱。
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
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
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
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
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
僧僮课梵呗,婉娩如学唱。
解带临西风,洒落无尽藏。
缁流亦可人,邀往坐清旷。
盘飧饤黄独,侑之茅柴酿。
感师有古意,愧我无酒量。
长啸下山来,一路时胆壮。
重作记游篇,付之覆瓿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念昔游四首(其一)》,描绘了作者回忆往昔游历径山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径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身在九天上"表现出登山的高远之感,"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则描绘出秋天的清新与丰富。松风、烟屿、啸声、鹤鸣等元素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
诗人还提及了僧侣诵经的场景,增添了禅意,"婉娩如学唱"形容声音柔和悦耳。在与僧侣的交往中,诗人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清旷,享受了简单的饮食,如黄独和茅柴酿。然而,诗人的酒量有限,未能尽兴,但仍豪情满怀地下山,决定将这段游历记录下来,留作永久的记忆。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