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
昔有高僧开宝刹,今留飞阁耸琼田。
身游色相无穷境,心悟虚空不住禅。
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
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
昔有高僧开宝刹,今留飞阁耸琼田。
身游色相无穷境,心悟虚空不住禅。
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僧在华严寺中修行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佛教禅定境界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人生态度。
“华严法界出诸天,帝网重重绝世缘”两句,设置了一个宏大无边的宇宙背景,"华严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理想境界,而"帝网"则喻示了一种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联系和束缚。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间烦恼的向往。
“昔有高僧开宝刹,今留飞阁耸琼田”两句,引出了历史时空的深度。"昔有高僧"让人想象到过去有位修行高深的僧侣,而"今留飞阁耸琼田"则是对现实景观的描写,通过对比,强化了时间流转与永恒不变之间的对比。
“身游色相无穷境,心悟虚空不住禅”两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身游色相"是指肉体在物质世界中的移动,而"心悟虚空"则是精神层面的解脱和觉醒。"不住禅"意味着一种超越具体地点的禅定状态,是对禅修境界的一种描绘。
最后两句“碧眼胡人香一炷,分来今欲对师燃”则让人联想到一个外国僧侣(碧眼胡人)在进行一种仪式,"香一炷"是时间的流逝,而"分来今欲对师燃"则是在表达对佛法的传承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华严寺的描写,以及与之相结合的人物活动,展现了一个既富有历史感又充满哲理思考的空间。诗人在此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理解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探索与超越。
郊原浩荡,正夺目花光,动人春色。
白下长干佳丽最,寒食嬉游人物。
雾卷香轮,风嘶宝骑,云表歌声遏。
归来灯火,不知斗柄西揭。
六代当日繁华,幕天席地,醉拍江流窄。
游女人人争唱道,缓缓踏青阡陌。
乐事何穷,赏心无限,惟惜年光迫。
须臾聚散,人生真信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