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千里望清光,忽枉新诗寄草堂。
避地定垂流寓传,论交许拜丈人行。
金焦天划邗沟断,江海潮连展武长。
拟过习池谈治乱,尺书先报雁南翔。
端溪千里望清光,忽枉新诗寄草堂。
避地定垂流寓传,论交许拜丈人行。
金焦天划邗沟断,江海潮连展武长。
拟过习池谈治乱,尺书先报雁南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寄詶如皋冒宪副嵩少(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局的深思。
首句“端溪千里望清光”,描绘了诗人远眺端溪,满目清光的景象,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忽枉新诗寄草堂”一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寄来的诗作,表达了对收到友人来信的惊喜与感激。
“避地定垂流寓传,论交许拜丈人行”两句,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无论是避难流寓的经历,还是相互间的交往,都如同尊敬的长辈一般,充满了敬意和信任。
“金焦天划邗沟断,江海潮连展武长”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金焦山的天划、邗沟的断绝以及江海潮水的连绵不绝,都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最后,“拟过习池谈治乱,尺书先报雁南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聚,共同探讨国家治理与社会动荡的议题,而友人的来信却像南飞的大雁一样,提前传递了消息,预示着即将的相聚与交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文字微妙诀,到底元平夷。
词人不能工,变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灵均师。
修辞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白云自多态,流水长清漪。
作者云已往,知者其为谁。
九诵的子孙,八鸾行康逵。
天将和其声,复见风骚遗。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觱篥声中气序过,溪头燕子又归窠。
清涵夜色花无睡,翠洗晨妆脸半酡。
红萼尚怀乡国旧,锦心空抱客愁多。
饮酣乐极翻成感,泪湿胭脂雪满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