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六十岁的老翁和三个年轻男子的景象,他们都在忙碌着某些事情。其中,"阿柴冠尚痴"一句,表达出对年轻时光的留恋不舍;而"阿㭲晬欲死"则透露出一种生命力消退和对于死亡的无奈接受。
诗人自述自己年纪尚轻就步入仕途,家庭的教诲仍然铭记在心。这里传达了对敬业精神的重视,以及处理事情时应有的决断能力。"事长如严师"一句,强调了经验和知识积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择交必端士"则提醒读者选择朋友时应追求品德高尚。
接下来的"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表达出对待仆从态度的谆嘱,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而对他们颐指气使。最后,诗人鼓励长子要效仿古代名士龙伯高,以德行和美好的名字流传后世。
这首诗通过对父子之间教诲和期望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个人修养以及品格培育的传统价值观。
出西门,望金天。东方欲出日,方今入虞渊。
累累谁家坟,松柏始齐肩。
昨日车马咽道路,行人逼侧不敢干。
盎有储酒,囊有储钱。
适来故所欢,何不酣歌明烛前。
醉时不见嗔,醒后还相怜。
哀哉灌仲子,杯酒生戈鋋。
岂不劳斟酌,作色矜一言。
今日乐相乐,毋为郁抑坐相煎。
振翮西天来,迢迢一万里。
乘风下青阳,山形削成指。
翠华结层霄,芙蓉列九子。
江南萃佳气,灵异自兹始。
玉壶隐仙踪,金丹含玄理。
乾坤为我炉,日月翼两耳。
真诠苟不迷,逍遥逸凡轨。
愿言憩蓬壶,吾道亦时止。
商飙夜捲万木空,苍鹰双飞来海东。
悲台黄云色悽惨,是谁呼堕寒枝丛。
平芜狡?走三窟,志行万里立突兀。
何不翻倒摩高秋,并向层霄见毫忽。
画师有意怜雄姿,写入鹅溪时一披。
广庭风清昼欲静,对此猛气掀霜髭。
吾闻疾鸟犹疾谀,宁知枭凤从来殊。
嗟尔毒爪莫漫驱,天际恐有图南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