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灌竹》
《灌竹》全文
宋 / 程俱   形式: 古风

户枢不容蠹,展转夕与朝。

死水不赴壑,浅于杯所胶。

人生戒甚逸,起我少自劳。

呼僮续长绠,落落鸣桔槔。

携瓢傍脩竹,灌洒绕百遭。

念此十二君,离群自江皋。

移栽一年馀,已长数尺梢。

斋前雨霜丛,岁久根已交。

交根缠箨龙,卷叶不复摇。

聊苏夏日畏,未谢春雨膏。

萧萧便生凉,霍若云雾消。

却坐井边石,清泉濯双骹。

官闲但数数,听以老圃嘲。

岂敢运甓比,漫欲滋枯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灌溉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通过“户枢不容蠹”、“死水不赴壑”等比喻,强调了勤劳与活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警醒。诗人亲自参与灌溉竹子,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也展现了其闲适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面。

“呼僮续长绠,落落鸣桔槔”,生动地描绘了灌溉的过程,桔槔的声响在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悠扬,增添了诗的意境美。诗人携瓢环绕竹林,细心浇灌每一株竹子,这一行为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念此十二君,离群自江皋”,表达了对远离人群、独处江边的十二君子的怀念,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同时,通过“移栽一年馀,已长数尺梢”、“已长数尺梢”的描述,展现了竹子生长的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成长的力量。

“斋前雨霜丛,岁久根已交”,描绘了竹林在雨霜中生长的景象,岁月的痕迹在竹根的交织中得以体现,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交根缠箨龙,卷叶不复摇”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特性,即使在风雨中也能保持稳定。

“聊苏夏日畏,未谢春雨膏”,表达了竹子在炎夏中为人们提供阴凉,在春雨中汲取养分,体现了竹子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最后,“萧萧便生凉,霍若云雾消”,描绘了竹林带来的清凉感,如同云雾散去后的清新,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却坐井边石,清泉濯双骹”,诗人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用清泉洗脚,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而“官闲但数数,听以老圃嘲”,则反映了诗人虽为官,但依然保持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面对老农的玩笑,他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灌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程俱

程俱
朝代:宋   字:致道   号:北山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078—1144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你喜欢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其七

素艳忽从江上见,清香还向雪中闻。

谁能送酒来相劳,为尔开尝对马军。

(0)

送浮屠宗立东游二首·其二

西走漫偿行脚债,南游聊勘坐禅翁。

不知色力能强健,又复观潮过浙东。

(0)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五

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沾雨卧衰红。

物华虽逐穷秋老,诗句翻从壮岁工。

(0)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六

迂愚长与懒相兼,岁晚空馀白发添。

坐送夕阳还黯黯,倚看新月露纤纤。

(0)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其八

怪来庭砌堕寒梅,风笛数声清以哀。

两日枯肠餍蔬笋,不堪茗碗发轻雷。

(0)

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其一

枫叶霜馀霞灿烂,苇花风起雪纵横。

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