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思贤母氏挽词·其一》
《黄思贤母氏挽词·其一》全文
宋 / 廖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哀响震重闱,伤心薤露晞。

玉颜遗宝镜,仙驭想霞衣。

恨满风中树,恩深草上晖。

空傅御史孝,泣血故乡归。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刚为悼念其母而作的挽词之一,情感深沉,哀婉动人。通过对母亲逝世后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母亲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首联“哀响震重闱,伤心薤露晞”,开篇即以强烈的哀伤之情渲染氛围,仿佛整个皇宫都因母亲的离世而震动,连薤露(一种植物)上的露水也为之悲伤而干涸。这种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

颔联“玉颜遗宝镜,仙驭想霞衣”,通过“玉颜”、“宝镜”、“仙驭”、“霞衣”等意象,既赞美了母亲的美丽容颜和高尚品德,又暗示母亲已升入仙境,化用了道教文化中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哀悼的庄重感。

颈联“恨满风中树,恩深草上晖”,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风中树的“恨”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去世的无尽遗憾和哀思;而草上晖的“恩”字,则体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厚恩情的铭记与感激。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哀思更加细腻且富有感染力。

尾联“空傅御史孝,泣血故乡归”,以“御史孝”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孝道的传承与追求。同时,“泣血故乡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将个人情感与对母亲的怀念紧密相连,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孝道的传承与对美好品德的颂扬。

作者介绍
廖刚

廖刚
朝代:宋   号:高峰居士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生辰:1070-1143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猜你喜欢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其二

缚竹编芦窗户开,晴光晓透土床来。

满城要待秋花插,汲水绕篱浇菊栽。

(0)

题渔樵问答图·其一

百年生计近如何,霜雪萧萧鬓未皤。

我志在山君在水,负薪何似得鱼多。

(0)

寄题西昌彭孝求求志堂

西江山水何处好,观山夜泉快阁风。

山奇水秀产瑰宝,彭氏四杰隐此中。

斗间异气如白虹,少微芒寒摇太空。

占言非剑亦非玉,长松下有幽人屋。

似闻鸣驺入空谷,篱边老却陶潜菊。

(0)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其二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还将墨汁。

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0)

东坡引.十赍词示婢还九首·其六馀东手巾

香巾何细洁。云是馀东织。见他珠汗融融湿。

换他红耙袜。换他红耙袜。绣床閒挂,有时轻摺。

将素手、频频拭。拭时莫把双银脱。应防侬欲窃。

应防侬欲窃。

(0)

喜迁莺.染甲

拈金凤,捣朱砂。纤指染红葩。殷勤捧得玉瓯茶。

光映绿沉瓜。莫轻弹,休更剪。夜半搔时谁见。

落霞琴上不曾差。流水泛桃花。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