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染甲》
《喜迁莺.染甲》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拈金凤,捣朱砂。纤指染红葩。殷勤捧得玉瓯茶。

光映绿沉瓜。莫轻弹,休更剪。夜半搔时谁见。

落霞琴上不曾差。流水泛桃花。

(0)
鉴赏

这首《喜迁莺·染甲》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的过程与心情,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女性的柔美。

“拈金凤,捣朱砂”,开篇即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位女子在精心打扮自己,她轻轻拿起金制的凤形饰品,仔细地研磨着红色的朱砂,准备为自己的指甲染色。“纤指染红葩”,接着描述她灵巧的手指将红色的朱砂均匀地涂抹在指甲上,如同花瓣般美丽。“殷勤捧得玉瓯茶”,女子端起精致的玉碗,泡上一杯香气四溢的茶,茶水映照出绿叶般的色泽,仿佛是绿沉瓜的影子。“光映绿沉瓜”,这句不仅描绘了茶水的色泽,也巧妙地将茶与绿沉瓜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雅致的画面。

“莫轻弹,休更剪”,这两句表达了对女子精心打扮的尊重与欣赏,劝诫他人不要轻易破坏这份美好,无论是弹奏还是修剪,都应小心翼翼。“夜半搔时谁见”,深夜里,女子轻轻挠痒,这样的小动作只有她自己能感受到,体现了个人的私密与宁静。“落霞琴上不曾差”,即使是在弹奏琴曲时,她的技艺也如同落霞般绚烂,没有一丝差错,展现了女子琴艺的高超。“流水泛桃花”,最后以流水与桃花相喻,比喻女子的琴声如同溪流中的桃花,既清新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与享受,以及那份独属于女性的细腻情感和优雅气质。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九三日尔仆以新谷未升方绝粮是忧至于樽俎又未暇计也因诵靖节贫士诗及坡翁所和者辄复用韵·其四

四皓逃商山,下视衣褐娄。

不知建成客,孰与封君酬。

夷齐古逸民,食粟犹耻周。

何曾堕人计,图安卒成忧。

不然靖节翁,那与沮溺俦。

顾于一日间,无羡斯无求。

(0)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其十三

君行过吾里,舣舟并南山。

王郎两徐子,非必素往还。

(0)

与彦博审知同为问梅之行到溪南仆与审知俱以畏风罢兴止小酌于僧房以有寒疾不可以风分韵作诗得有寒可字三首·其二

非为十日留,重此一岁阑。

岁去易悲感,日来盛阴寒。

今晨已春意,欲出反浩叹。

梅事足可惜,病躯良独难。

(0)

寄刘子澄先生

春雨寒犹积,春园木又荣。

武昌闻别驾,生米见题名。

安否逢人问,书题阙便行。

周围怀细履,陶酒忆徐倾。

会合知何日,羁栖尚此生。

向来犹楚越,今日遂蛮荆。

妻子饥寒累,交朋时势情。

未应终薄禄,当复事深耕。

(0)

衢州城外

才得新晴半日强,廉纤又复蔽朝光。

梅花黯黯春将暗,麦垄青青饵欲香。

野水数弯流以决,晚山几叠澹而长。

秋风红叶骑驴去,归日侵寻且载阳。

(0)

溧阳道中怀秉文

不见水南梅,春风已四回。

纵传诗满纸,何似酒同杯。

已与修涂背,还寻旧路来。

计期犹促迫,到处勿徘徊。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