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贞居张儒仙》
《寄贞居张儒仙》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露冷玄洲草木疏,砚泉分得涧循除。

钩题石记脩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鼎晓温松节酒,茗瓯春点菊苗菹。

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寄贞居张儒仙》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画面。首句“露冷玄洲草木疏”,以露水的寒凉和草木的稀疏,渲染出一种幽深而寂静的环境,暗示了贞居(可能为隐居之地)的清寂氛围。次句“砚泉分得涧循除”,则通过砚泉与山涧的互动,展现出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

第三句“钩题石记脩人表”,意指张儒仙在石上刻字,记录修身养性的历程,体现了他的志向和修养。第四句“笔削山经作志书”,进一步强调张儒仙在整理山川地理知识,如同撰写一部传世之作,显示出他的学识和责任感。

第五句“丹鼎晓温松节酒”,描述了清晨时分,松节酒在丹鼎中温热的情景,暗含着道家炼丹的生活方式和对长生的追求。最后一句“茗瓯春点菊苗菹”,则转而描绘品茗的闲适,以春天的菊花为佐料,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张儒仙隐居生活的赞赏,以及对其人品和学识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醉眠曲

老夫暮年少嗜好,但愿无事终日眠。

斜风急雨势方横,低窗小阁且幽妍。

炉红酒绿足闲暇,橙黄蟹紫穷芳鲜。

一杯一杯意忽倦,径拨纸帐投蛮毡。

鼻间鼾声欲撼屋,手中书册正堕前。

不知校事白中圣,那惜门生嘲腹便。

读书万卷晚乃悟,妙哉此诀秘不传。

是醒是醉人莫测,非梦非觉中了然。

骎骎百年露电速,鼎鼎一世膏火煎。

金丹九转顾未暇,且向人间称睡仙。

(0)

僧师源画观音赞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士亦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宝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0)

群儿

野行遇群儿,呼笑运甓忙。

共为小浮图,嶙峋当道旁。

蚬壳以注灯,碗足以焚香。

须臾一鬨散,无益亦何伤。

古来富贵人,峨冠登庙堂。

谋谟一悖谬,县宇失太康。

坐令安业民,血喋而尸僵。

传呼一朝宠,遗患日月长。

均为儿戏尔,祸机孰深藏。

我作群儿诗,持用砭世肓。

(0)

登城望西崦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

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

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

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

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

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0)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

江头萧萧春色暮,柳阴游鱼饱飞絮。

芼羹箭笋美如玉,点豉丝莼滑萦箸。

银鞍乌帽寻春客,朱户青旗沽酒处。

浮生细看才几时,一笑自应忘百虑。

绿杯到手不肯尽,宝带照地身何与。

酴醾烂漫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0)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

月黑叩店门,灯青坐床箦。

饭粗杂沙土,菜瘦等草棘。

泰然均一饱,未觉异玉食。

我岂儿女哉,口腹为怨德。

古人耻怀禄,不仕当力穑。

从今扶犁手,终老谢翰墨。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