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如来同一鬨,大士亦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宝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士亦作补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宝缨天冠俨四众,长年造极笔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对僧师源所绘观音像的赞美之作。诗中以"三世如来同一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普度众生、超越时空的宏大境界。接着提到大士(菩萨)也有入梦修行的时刻,暗示画中的观音形象生动传神。
诗人称赞僧师源虽无财物丰厚,但凭借尺纸寸毫的笔墨,展现出观音的神圣与妙用,笔触高超,仿佛天冠宝缨的庄严形象跃然纸上。他长期修炼,技艺日臻完美,使得观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佛法的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特别点出只有鲁公(可能是指书法家苏轼,因其书法风格被誉为“鲁公体”)为之作颂,这一举动使得整个十方世界都为之震动,足见此画的影响力之大。整首诗赞美了僧师源的画技和观音画像的艺术价值,以及其在传播佛法上的重要作用。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荣河温洛帝王州,七十年来禾黍秋。
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
乾坤恨入新丰酒,霜露寒侵季子裘。
食粟本同天下责,孤臣敢独废深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