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风骚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
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
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惊。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七子风骚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
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
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惊。
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尊崇与自我才华的肯定。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情感世界。
开篇“七子风骚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两句,通过对古代七子国(魏、楚、齐、鲁、吴、越、晋)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文学遗产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怀念和探求。这里的“失主”暗示着诗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拥有欲望,而“久无声”则显示出一种文化断层感。
接着,“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两句,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追求。这里的“调和雅乐”指的是文学风格的平衡与和谐,而“澄滤颓波”则象征着对语言文字的精炼,以至于达到一种纯净无瑕的境界。
中间,“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惊”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超越。这里的“才大”指的是作者对自己的文学才能的认定,而“始知寰宇窄”则是说在这种才能展现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局限。而“吟高何止鬼神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文学创作不仅能够惊叹人间,更能震撼鬼神。
最后,“叶公好尚浑疏阔,忽见真龙几丧明”两句,是诗人对古代名将叶公(叶ウォ公)以及“真龙”的赞美与追忆。这里的“浑疏阔”形容的是叶公的高远和崇尚,而“忽见真龙几丧明”则是说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突然之间领悟到了真正的才华,仿佛看到了现实中的神龙,但这种感受又很快消逝,像是失去了光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追寻、个人文学才华的自信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服形百神朝,刳心万缘尽。
我无退转境,何以有精进。
戏为汗漫游,八极一何近。
渺渺东海水,累累北邙坟。
向来歌舞处,忽复成荒村。
愚人如鹿耳,其死了无魂。
孰知九霄间,玄圃枕昆崙。
缁尘化人衣,苍萝谁与扪。
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