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悲怜得度人,应缘来现比丘身。
水流月落知何处,花发莺啼又一春。
方外笑谈清似玉,梦中烦恼细如尘。
老僧自说从居此,却悔平时事远巡。
古佛悲怜得度人,应缘来现比丘身。
水流月落知何处,花发莺啼又一春。
方外笑谈清似玉,梦中烦恼细如尘。
老僧自说从居此,却悔平时事远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广陵五题(其五)次韵子由题光化塔》,主要描绘了一位古佛的形象和其所处环境的禅意。首句“古佛悲怜得度人”展现了佛的慈悲心肠,他以度化众生为己任。第二句“应缘来现比丘身”则解释了佛化身僧侣的原因,即顺应因缘而显现。
接下来,“水流月落知何处”描绘了时光流逝的自然景象,暗示世事无常。而“花发莺啼又一春”则以季节更替象征生命的轮回,寓意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迁中度过。
“方外笑谈清似玉”赞美了僧人的谈吐高雅,如同美玉般纯净。而“梦中烦恼细如尘”则揭示出烦恼在梦境与现实中的微不足道,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超脱境界。
最后两句,“老僧自说从居此,却悔平时事远巡”,老僧回顾自己在此地的生活,虽然清净,但也遗憾过去过于忙碌于世俗之事。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生活,表达了对禅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