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军讨贼数年,壮哉慷慨捐躯,到处威名知翼德;
作两江擎天一柱,惜也英雄掣肘,至今遗恨忆睢阳。
统万军讨贼数年,壮哉慷慨捐躯,到处威名知翼德;
作两江擎天一柱,惜也英雄掣肘,至今遗恨忆睢阳。
此挽联以悲壮之气贯穿始终,对张国梁将军的英勇事迹与遗憾命运进行了深情的回顾与缅怀。
上联“统万军讨贼数年,壮哉慷慨捐躯,到处威名知翼德”描绘了张国梁将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不畏强敌,数年如一日地率领大军讨伐贼寇,其壮烈之举令人钦佩。捐躯二字,既表达了对将军英勇牺牲的哀悼之情,也突出了其为国捐躯的高尚精神。威名知翼德,则是将张国梁将军与三国时期的猛将张飞相提并论,赞誉其勇猛无敌,声名远播。
下联“作两江擎天一柱,惜也英雄掣肘,至今遗恨忆睢阳”则进一步展现了张国梁将军的卓越才能与未竟之志。作为两江地区的支柱,他本应发挥关键作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留下遗憾。睢阳,此处借指战场或军事要地,暗示将军未能在关键战役中取得胜利,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怀念。
整联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赞扬了张国梁将军的英勇与功绩,又表达了对其未能实现全部抱负的惋惜之情,情感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中原困胡虏,此事昔固闻。
何尝大江南,犬羊动成群。
踊跃万骑入,苍黄两龙奔。
五年三避狄,十室九见焚。
相公既降虏,盗贼俱官军。
遂令江以南,填山满屯营。
老稚五六辈,相呼走荒村。
君昔东道主,窜身亦荆榛。
两家三十口,既死惊复存。
共求草中生,有似獐与麇。
平时巳蹭蹬,老恨有此身。
湛湛两玉壶,炯炯无一尘。
犹喜垂尽中,得此千载人。
珠玑皎在前,自然洗妖氛。
恨君济时策,百未有一伸。
半通犹绾戾,两肘空悬鹑。
无人作游扬,恐得按剑嗔。
浓云卷肤寸,未许膏斯民。
念昔仲夏夜,赤气腾天曛。
雨足下垂地,诛斩当奸臣。
敌将果夜遁,王师策殊勋。
班荆记是夕,同我二三君。
君歌独慷慨,泪下沾衣巾。
愿言补周衮,八表均尧仁。
昆虫及草木,同播一大钧。
良会有如此,吾生岂非辰。
吟君洗兵马,大雅何深醇。
安得清庙瑟,朱弦奏春温。
《次韵罗叔共纪事见寄》【宋·周紫芝】中原困胡虏,此事昔固闻。何尝大江南,犬羊动成群。踊跃万骑入,苍黄两龙奔。五年三避狄,十室九见焚。相公既降虏,盗贼俱官军。遂令江以南,填山满屯营。老稚五六辈,相呼走荒村。君昔东道主,窜身亦荆榛。两家三十口,既死惊复存。共求草中生,有似獐与麇。平时巳蹭蹬,老恨有此身。湛湛两玉壶,炯炯无一尘。犹喜垂尽中,得此千载人。珠玑皎在前,自然洗妖氛。恨君济时策,百未有一伸。半通犹绾戾,两肘空悬鹑。无人作游扬,恐得按剑嗔。浓云卷肤寸,未许膏斯民。念昔仲夏夜,赤气腾天曛。雨足下垂地,诛斩当奸臣。敌将果夜遁,王师策殊勋。班荆记是夕,同我二三君。君歌独慷慨,泪下沾衣巾。愿言补周衮,八表均尧仁。昆虫及草木,同播一大钧。良会有如此,吾生岂非辰。吟君洗兵马,大雅何深醇。安得清庙瑟,朱弦奏春温。
https://shici.929r.com/shici/pliMynB.html
夜雨喧旅枕,晓径深春泥。
奔流自山来,转眼忽渺瀰。
微生抱羁蹇,老病凌攲危。
青山岌当前,客意恍若遗。
空崖倚天立,怪石从云垂。
云间笙箫声,隐约天风吹。
斯人已仙去,孤踪邈何之。
钓石屹中流,谁来把纶丝。
一水绕山麓,浅碧涵涟漪。
长年抗尘容,照水羞华髭。
羡门不可遇,惜哉吾巳衰。
人生不学仙,万冢空累累。
于今岂未可,抚事聊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