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忽油然雨沛然,黄童白叟尽成颠。
唤晴鸠妇鸣屋角,饱水秧孙明稻田。
御史平冤魂亦喜,弘羊言利死谁怜。
草玄窗下子扬子,凉入孤灯夜不眠。
云忽油然雨沛然,黄童白叟尽成颠。
唤晴鸠妇鸣屋角,饱水秧孙明稻田。
御史平冤魂亦喜,弘羊言利死谁怜。
草玄窗下子扬子,凉入孤灯夜不眠。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赵明叔喜雨不寐》。诗中描绘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句“云忽油然雨沛然”,生动地展现了乌云密布后,雨水倾盆而下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喜雨的心情。“黄童白叟尽成颠”一句,通过老少皆欢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雨水带来的欢乐气氛。接着,“唤晴鸠妇鸣屋角,饱水秧孙明稻田”两句,以鸠妇鸣叫和稻田饱满的景象,具体描绘了雨水对自然界的滋润作用,同时也寄托了对丰收的期待。
“御史平冤魂亦喜,弘羊言利死谁怜”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公正与利益的思考。御史平冤,虽是历史上的事,但诗人借此表达对正义的渴望;弘羊言利,虽为个人追求,但诗人感叹在现实中,真正关心公平正义的人却鲜有人怜惜。
最后,“草玄窗下子扬子,凉入孤灯夜不眠”两句,以子扬子(即扬雄)在草玄窗下读书的情景,象征着诗人自己在静谧夜晚的深思。凉意入室,夜不能眠,既是对喜雨后的宁静之夜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五马从南来,燕赵起三灾。
□□勤修善,得见化城开。
兔子乱三州,万恶自然收。
东弱西强阿谁愁,欲得世燕南头。
武安川里白鸡鸣,百姓辽乱心不宁。
四月八日起鬼兵,冀州城东起长城。
尔来君士面奄青,五月十日灭你名。
冀州城头君子游,折尾苟子乱中州,欲得避世黄河头。
今年天下是乱世,但勤修善自防身。
得安乐,无忧愁,不肯看经心罗错。
天下辽乱真可留,若得尽门斩贼头。
题诗应费益州笺,何处风光不眼前。
闭户著书多岁月,挥毫落纸如云烟。
岂将假色同真色,长取新年续旧年。
五十年来思虑熟,九流人物待陶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