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情感表达。
“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创作如同天赋,诗思泉涌,以至于百篇作品在短短一日之内便能完成。这里的“直应天授”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而“百咏唯消一日成”则展示了其高效率的创作能力。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这两句中,“去把彩毫”指的是挥动笔墨,创作诗文;“挥下国”可能是指将诗思化为文字,布施于世。后半句“归参黄绶别春卿”则是在描写诗人在离开某地时的情景,其中“黄绶”常用来象征官职或身份,而“别春卿”则是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在某个地方(碧落)静观四周景致,同时心中萌生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里的“碧落”可能是指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怀烟雾”则表现出一种淡远的情怀。而“暂向金庭隐姓名”则是在说诗人在某个豪华的地方(金庭)隐藏了自己的名字,可能是为了保持一份宁静或避免世俗纷争。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最后两句中,“珍重兴公徒有赋”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位尊敬之人的思念,而这位人物只留下了诗赋作为纪念。最后一句“石梁深处是君行”则是在说这位人物的足迹在一个深远的地方(石梁),这里的“君”很有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某个重要的人物。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文学创作与精神寄托的情怀,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离别之情。
劝农使者古大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盬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