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齐州后五首·其四》
《离齐州后五首·其四》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0)
注释
须:必须。
向:向着。
习池:一个地方名,可能指学习或休闲的地方。
游:游玩。
难放:难以割舍。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十顷:十顷地,形容湖面广阔。
秋:秋天。
从此:从现在开始。
七桥:西湖的七个著名桥梁之一。
风与月:自然景色,代指美好的时光。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指思绪。
木兰舟:古代女子所乘的船,这里可能象征诗意的生活。
翻译
必须常常去习池游玩,西湖的美景难以放弃哪怕只有十顷的秋天。
从今往后,七桥的风和月都将融入我的梦境,梦中我将长久地乘着木兰舟游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离齐州后五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人以家庭传统和西湖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将家须向习池游",暗示了家族传统中重视教育和修养,习池可能是指一处学习或修身养性的地方。"难放西湖十顷秋",描绘出西湖的广阔与秋天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不舍之情,"十顷秋"形象地展现了湖面的辽阔和秋意的浓厚。

"从此七桥风与月",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夜晚的风月,给人以宁静美好的遐想。"梦魂长到木兰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木兰舟上,想象自己在梦中还能乘舟游历西湖,表达了对西湖的无尽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西湖的景色和家庭的传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同谷觅深宁先生墓不得

逝者如可作,先生吾所归。

空吟遂初赋,莫觅浚仪碑。荒山斜日杜鹃飞。

(0)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其二

劲风无荣木,皇皇求孤松。

此荫殊未易,托身将安从。

何当化孤松,以待彼飞鸿。

(0)

东幸诗·其六

周庐如栉次青齐,华盖连天日观低。

不道帝车东指近,相星翻落浙江西。

(0)

南湖观张功父像

张郎真将种,不独数诗宗。

一掷事幸济,终身愿未从。

象台消壮志,萧寺无遗容。

寂莫南湖上,风流宛可逢。

(0)

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宋史之误也当以其开禧上殿劄子正之

水心大功在王室,左右馀干成夹日。

同心但有一平阳,幸挽宗祊免瓦裂。

论赏超然谢殊迁,被锢怡然甘三黜。

斯人斯学真有用,岂独文章称卓绝。

开禧晚用讵苟同,力陈疲兵莫轻率。

浪试曾闻笑魏公,轻言几自怜龙窟。

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

为不可胜待可胜,报雠有道战有术。

固辞草诏感慨多,乃有痴人如易韨。

俄而淮汉果土崩,救败终须劳一出。

斫营小试在沿江,竟退封狐得安集。

朝局再更论再翻,营营者流妄周内。

及之由窦幸逃诛,孝友摩碑偶见脱。

改头换面纷重来,掊击正人咨唐突。

陋哉宋史何冥蒙,缁素糊涂不可诘。

谁人榷史洞观火,一为前贤洗诬屈。

永嘉世嫡在君家,南塘经术紫芝笔。

但莫放言贬曾孟,斯案还须重审覈。

(0)

闻道

闻道中书令,亲防瓠子河。

度支良不惜,疏导竟如何。

浊浪南来促,危堤郭上过。

朝朝卜秋汛,莫笑杞忧多。

欲与水争地,由来亦大难。

移民无上策,沸鼎有狂湍。

国仗鱼盐重,人愁井里残。

谁其刑白马,拜表诉重坛。

先汉王延世,前明潘季驯。

庙廷方侧席,海宇岂无人。

四渎何当合,长淮未可湮。

天心怜赤子,早为降庚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