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中书令,亲防瓠子河。
度支良不惜,疏导竟如何。
浊浪南来促,危堤郭上过。
朝朝卜秋汛,莫笑杞忧多。
欲与水争地,由来亦大难。
移民无上策,沸鼎有狂湍。
国仗鱼盐重,人愁井里残。
谁其刑白马,拜表诉重坛。
先汉王延世,前明潘季驯。
庙廷方侧席,海宇岂无人。
四渎何当合,长淮未可湮。
天心怜赤子,早为降庚辰。
闻道中书令,亲防瓠子河。
度支良不惜,疏导竟如何。
浊浪南来促,危堤郭上过。
朝朝卜秋汛,莫笑杞忧多。
欲与水争地,由来亦大难。
移民无上策,沸鼎有狂湍。
国仗鱼盐重,人愁井里残。
谁其刑白马,拜表诉重坛。
先汉王延世,前明潘季驯。
庙廷方侧席,海宇岂无人。
四渎何当合,长淮未可湮。
天心怜赤子,早为降庚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闻道》。全诗以“闻道”为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首联“闻道中书令,亲防瓠子河”,开篇点题,描述了中书令亲自防守瓠子河的情景,暗示了河患的严重性。接着,“度支良不惜,疏导竟如何”两句,表达了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对治理方法的疑问。
颔联“浊浪南来促,危堤郭上过”描绘了河水汹涌、堤坝险峻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洪水威胁的紧迫性。而“朝朝卜秋汛,莫笑杞忧多”则通过日常观测洪水的举动,表达了诗人对洪水可能带来的灾难的担忧,并对那些不以为然的态度进行了讽刺。
颈联“欲与水争地,由来亦大难”揭示了与自然抗争的艰难,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接下来的“移民无上策,沸鼎有狂湍”进一步强调了迁移人口并非解决之道,同时形象地描绘了洪水的猛烈。
尾联“国仗鱼盐重,人愁井里残”反映了国家经济依赖于渔业和盐业,而人民生活却因洪水而陷入困境。最后,“谁其刑白马,拜表诉重坛”表达了对有能力解决问题之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奔走呼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洪水灾害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