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水利佐民田,谁向颓流讲泄宣。
一命存心能济物,三农托业在防川。
新畴夏雨潜归壑,比屋秋晴曲引泉。
从此沙堤思白傅,百年余泽溯河壖。
欲将水利佐民田,谁向颓流讲泄宣。
一命存心能济物,三农托业在防川。
新畴夏雨潜归壑,比屋秋晴曲引泉。
从此沙堤思白傅,百年余泽溯河壖。
这首诗赞美了徐云门明府通过修建双闸来稳定水流,助力农田灌溉的功绩。诗人以“欲将水利佐民田”开篇,表达了徐明府致力于改善民生、利用水利资源的决心。接着,“谁向颓流讲泄宣”,诗人借问的方式,强调了徐明府在治理河流方面所采取的科学方法和策略。
“一命存心能济物,三农托业在防川。”这两句高度赞扬了徐明府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他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的贡献。通过“一命”与“三农”的对比,突出了个人责任与社会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
“新畴夏雨潜归壑,比屋秋晴曲引泉。”描绘了双闸工程实施后,夏季雨水得以有效收集,秋季则通过巧妙的渠道引导泉水,既体现了水利工程的高效运作,也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和谐共处。
最后,“从此沙堤思白傅,百年余泽溯河壖。”诗人以白居易(白傅)为例,表达了对徐明府功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贡献将如同白居易那样,惠及后代,成为历史上的佳话。同时,通过“百年余泽溯河壖”,强调了徐明府的治水工程将长久地影响这片土地,造福于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云门明府治水事迹的颂扬,不仅赞美了他的实际功绩,也表达了对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的深切愿望,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高度关注。
炎暑盛三伏,驾言得清游。
城南才里所,便有山林幽。
崇莲炫平堤,修竹绿高丘。
方兹闵雨辰,亦有清泉流。
举网鲜可食,汲井瓜自浮。
丝桐发妙音,更觉风飕飕。
喜无举业累,独有讲学忧。
逮子閒暇日,微言要穷搜。
譬彼治田者,黾勉在勿休。
但勤穮蓘功,勿作刈穫谋。
虽云千里别,岂无置书邮。
祝子时嗣音,慰我日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