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的诗句,语言简洁而意蕴深长。首句“何处岸颓漂大树”描绘了一幅大自然力量所致的画面,岸边的大树在某种不可抗力的作用下坠落水中,给人以震撼。紧接着,“明朝水落阁平滩”则转换了景象,由于水位的降低,原来被淹没的河滩显露出来,这两句交替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
第三句“村民争剪为薪去”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一幕。面对漂浮的巨树,村民们争先恐后地剪取其枝叶作为燃料,这不仅反映了生活所需,也折射出人们对于资源利用的急迫心理。
最后一句“万事从前预料难”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一番感慨。它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变迁莫测的感叹,也可以视作对世事无常、未来难以预知的深刻认识。这句话如同全诗的一个提纲,引领读者去思考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事活动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对于世事无常、未来不可预知的沉思。
香印烟火息,法堂钟磬馀。
纱灯耿晨焰,释子安禅居。
林叶脱红影,竹烟含绮疏。
星珠错落耀,月宇参差虚。
顾眺匪恣适,旷襟怀卷舒。
江海淼清荡,丘陵何所如。
滔滔可问津,耕者非长沮。
茅岭感仙客,萧园成古墟。
移步下碧峰,涉涧更踌躇。
乌噪啄秋果,翠惊衔素鱼。
回塘彩鹢来,落景标林箊。
漾漾棹翻月,萧萧风袭裾。
劳歌起旧思,戚叹竟难摅。
却数共游者,凋落非里闾。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康乐上官去,永嘉游石门。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我来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峰照积雪,万壑尽啼猿。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
扫厓去落叶,席月开清樽。
溪当大楼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绝嚣喧。
清夜方归来,酣歌出平原。
别后经此地,为余谢兰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