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全文
唐 / 李竦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

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

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

(0)
翻译
那时没有外部屏障,各地民族互通往来。
疆土扩展至黄河以北,朝贡之地延伸到玉门关以东。
我将自己比作未经雕琢的荆山之玉,不愿与郑国的华丽饰品相提并论。
虽然正统传承自汉朝,但我们的服饰和礼仪仍然带有军事色彩。
承蒙尊崇,深感惭愧,因为我的成就如同未经精细磨砺的玉石。
遥远地区的人们了解了文明教化,都争相学习上国的风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壮丽景象和文化交流的盛况。开篇“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两句表明了边疆没有外敌,各地物产都能通过交通网络互相流通。这反映出当时国力强盛,边塞稳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接着“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金河和玉塞都是边疆地区的地名,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边疆的辽阔与坚固。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雄伟气势。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两句中,“荆璞”和“郑环”都是古代珍贵的玉器,这里用来象征文化上的高洁和独特。诗人通过这些宝物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自信和独到的见解。

“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两句则反映出尽管历史上汉朝的正统已被传承,但边塞地区的生活习俗仍然保留着军事化的特色。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受到朝廷恩宠并有机会参与到玉器制作(琢磨)这一高级工艺的自豪与谦逊之情。这里的“提佩”是指官员的腰带佩饰,象征着官方的荣誉和地位。

最后,“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两句则表明了边疆地区虽然远离中央,但仍然能够了解到内地的文化教育,并且积极追随中央的文化潮流。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化传播和统一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边塞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物质交流,还通过玉器这一文化符号,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自信、独特性的认同,以及对于中央文化统一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竦
朝代:唐

(?—788)唐赵州平棘人,字特卿。代宗大历二年进士。历司勋员外郎、吏部郎中。德宗建中四年,官中书舍人。泾原兵乱,帝奔奉天,竦逾垣走,追及帝于咸阳。贞元二年,自京兆少尹迁户部侍郎、判盐铁榷酒。三年,出为鄂岳观察使。
猜你喜欢

闻虏犯保定

天险飞狐道,人传戎马过。

桑乾不可堑,三辅竟如何。

晚戍烽烟隔,秋郊苜蓿多。

无才资理乱,击剑自悲歌。

(0)

暮春游阳羡南山四首·其三

到处暗杉松,多言路不通。

却从青嶂外,转入绿园中。

谷口逢茶女,溪边狎钓童。

勿嫌疏散甚,吾亦是愚公。

(0)

禁中对雪

禁里霏霏朔气饶,萦风飘度蓟门遥。

初翻金马疑飞絮,渐集铜龙似薄绡。

百子银题全合色,万年花发半封条。

县闻睿诏赓黄竹,伫待东曹染赤毫。

(0)

被言后作

高材多负忧,洁身易招累。

余生本顽疏,何取当年忌。

守官郎署间,恒若临高坠。

分过每自惊,名微久知愧。

中岁反故丘,三载甘斥弃。

秉操苟不坚,出处成二致。

复此还京邑,长路果颠踬。

赫赫明圣朝,贤俊骈足次。

悬爵待天庭,但非通时器。

人言敢谁尤,默默伤夙志。

(0)

子夜歌三首·其二

闻郎往潇湘,裁书寄雁去。

郎行无定踪,书寄知何处。

(0)

莫春朝陵西游次张石川韵十首·其四

天寿山前云出虹,玉泉长在柳阴中。

五风十雨多禾黍,野老开来说孝宗。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