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三元开宝历,近臣五夜奉金銮。
圭璋遍入群方献,弦管常留万岁欢。
忆自霜华飘故国,每依春色望长安。
探钩传炬俱恩泽,作颂观风独倚叹。
往日三元开宝历,近臣五夜奉金銮。
圭璋遍入群方献,弦管常留万岁欢。
忆自霜华飘故国,每依春色望长安。
探钩传炬俱恩泽,作颂观风独倚叹。
此诗《除夕感怀》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古代宫廷中除夕之夜的盛况与诗人对国家、故乡及盛世的感慨。
首联“往日三元开宝历,近臣五夜奉金銮。”描述了过去三元(即正月、五月、九月)时节,宝历(象征帝王的年号)开启,近臣在夜晚侍奉于金銮殿前的情景,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颔联“圭璋遍入群方献,弦管常留万岁欢。”则描绘了各地贵族和官员向朝廷进献珍贵礼物的场景,以及宫廷内乐声悠扬,庆祝万寿无疆的欢乐气氛,体现了盛世的繁荣与和谐。
颈联“忆自霜华飘故国,每依春色望长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每当看到霜雪飘落,便不由自主地怀念起长安(古代都城,象征繁华与安定),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尾联“探钩传炬俱恩泽,作颂观风独倚叹。”则通过“探钩”(古代捕鱼工具,比喻寻求恩泽)和“传炬”(传递火种,象征传承与希望)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恩泽的感激与期待,同时“作颂观风”(创作诗歌以歌颂盛世之风)与“独倚叹”(独自感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既为盛世感到自豪,又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宫廷除夕之夜的盛景,以及诗人对国家、故乡和盛世的深切情感,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