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
台下俗无西向射,寝中人护月游衣。
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
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
台下俗无西向射,寝中人护月游衣。
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
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皇家狩猎活动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狩猎场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生活的一种怀念与眷恋之情。
"四陵烟柏蔽团晖,晓束朝绅拜庙闱"两句,诗人先设定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通过对古陵、柏树和朝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与尊贵之感。同时,"晓束朝绅"表明了时间是在清晨,而"拜庙闱"则暗示了一种宗教或仪式活动正在进行。
"台下俗无西向射,寝中人护月游衣"这两句,则是对狩猎场面的一种描写。"台下俗无西向射"可能是在说普通百姓不在狩猎的方向射箭,而"寝中人护月游衣"则是描述人们在夜晚围着篝火,穿行于狩猎的区域。
接下来的"垂髯上汉龙难见,耘野连天鸟自飞"两句,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对古代帝王威严形象的描绘。"垂髯上汉龙难见"可能是说龙作为皇权的象征已经不易再见,而"耘野连天鸟自飞"则表现出一种自然界生命自由翱翔的景象。
最后,"酹毕驱车循故道,经时回望怅依依"两句,是诗人对于过往狩猎活动的一种怀旧之情。"酹毕驱车"可能是在说狩猎结束后驱车返回,而"循故道"则是沿着熟悉的道路行进,"经时回望怅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间(可能是黄昏或夜晚)回首往事时的心情,是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愫、描绘狩猎生活的古代宫廷风格诗歌。
百戏鱼龙聚。昼阴阴、云房冰洞,帝城无暑。
日晡波心张水幄,列坐彻侯公主。
其外有、倾城士女。
少顷蛮奴乘象至,整鞭梢、踏入金塘去。
喧豗甚,尔何怒。鼻殷捲尽西山雨。
看水面、涛飞海立,银倾雪注。
犹记昆明传象战,莋马僰童跋扈。
今已庆、太平寰宇。
浴罢含元宣立仗,望赭袍、一朵红云吐。
率百兽,御阶舞。
耕二顷田,栽八百桑,何时始谐。
只强弓硬弩,消磨岁月,素筝浊酒,开拓胸怀。
白昼栖栖,青袍郁郁,世上何人管乐才。
狂歌发,正半天松响,大海澜回。多公酷爱舆台。
笑昨日于思今复来。
且东篱载酒,看残黄菊,西园把袂,踏破苍苔。
万事糺纷,一身偪侧,舍此吾将安适哉。
吾休矣,任齿同马长,耳似龙乖。
春光不像曾来,如何又说春将去。
一尊别酒,两行情泪,凄然无语。
恰似明妃,红颜远嫁,玉关难驻。
叹今年烽火,连天战鼓,都拦截,春归路。
偏是魂销此际。怕天涯、少人怜处。
临岐低嘱,纵然去也,休忘尺素。
忍见愁红,将飞更怯,乍飏旋住。
想溪桥来夜,飘零有恨,与何人诉。
碧鲈锦稻,记君家、旧傍垂虹亭子。
疏影暗香姜白石,一旦起而为吏。
绶染红桃,符分铜虎,差足云豪耳。
欣然捧檄,当年毛义如是。
极望地入鲖阳,邑名南顿,树短才如荠。
去约官僚閒射猎,应认前朝战垒。
古驿熊啼,荒村虎叫,日落城墙紫。
虚声处士,此言专仗君洗。
空庭何有,笑幽花以外,都无长物。
一树绿毛么凤挂,零乱明窗粉壁。
斜倚阑干,微抛酒盏,笑玩林间雪。
春寒犹冱,冻禽惊起杰杰。
可惜花似当年,看花人渐老,悲歌空发。
料得前村花更好,和了水云明灭。
欲折繁英,倩他压帽,绝称萧萧发。
角声吹落,阶前堆满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