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精卫拥星躔,何事栖迟寄梵筵。
日角早闻还九地,春容犹见傍诸天。
雾知龙衮香偏合,花对仙桃色倍鲜。
空使万方歌万寿,岂期身世总归禅。
千门精卫拥星躔,何事栖迟寄梵筵。
日角早闻还九地,春容犹见傍诸天。
雾知龙衮香偏合,花对仙桃色倍鲜。
空使万方歌万寿,岂期身世总归禅。
此诗描绘了西湖积庆寺内宋理宗皇帝与帝炳闫妃遗像的庄严景象。首句“千门精卫拥星躔”以“精卫”象征庙宇之门,形象地描绘出庙宇的宏伟壮观,仿佛千门万户的庙门守护着星辰的位置。接着,“何事栖迟寄梵筵”则表达了对遗像为何会安放在此的疑问,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日角早闻还九地,春容犹见傍诸天”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日角”(帝王之相)和“春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暗示宋理宗皇帝的英明与伟大,以及他与帝炳闫妃的恩爱,即使在天堂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美好形象。
“雾知龙衮香偏合,花对仙桃色倍鲜”描绘了庙宇中香烟缭绕,如同雾气般弥漫,与龙袍相映成趣;鲜花围绕仙桃,色彩更加鲜艳,象征着遗像周围环境的神圣与和谐。
最后,“空使万方歌万寿,岂期身世总归禅”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与妃子虽享万民敬仰,但最终仍需归于禅定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轮回和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庙宇内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