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昔二首·其一》
《忆昔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忆昔年十八,矢志学浮图。

荏冉尘网中,坐令真人徂。

读书恨不见,犹及宗其徒。

博峤曾有言,吾道恶岐涂。

杨朱泣何从,哀彼南北殊。

始吾过吴越,亲遘良不诬。

倏忽三十载,法运当谁扶。

当时谓羊角,今日之所无。

汨汨若逝川,俛仰空长吁。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开篇“忆昔年十八,矢志学浮图”,诗人追忆自己年轻时立下决心学习佛法的情景。接着“荏冉尘网中,坐令真人徂”两句,描述了在世俗的束缚中,理想与追求逐渐消逝的过程。

“读书恨不见,犹及宗其徒”表达了对未能直接见到高人指点的遗憾,但仍然追随同道,继续修行。“博峤曾有言,吾道恶岐涂”提到前辈的教诲,指出修行之路充满歧途,需要谨慎前行。

“杨朱泣何从,哀彼南北殊”引用杨朱的故事,感叹人生道路的艰难与不同,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始吾过吴越,亲遘良不诬”回忆初次经历吴越之地的经历,认识到这些体验的真实性与价值。

“倏忽三十载,法运当谁扶”感叹时间飞逝,三十年转瞬即逝,佛法的传承与发展似乎无人能担此重任。“当时谓羊角,今日之所无”将佛法比作飘逸的羊角,比喻其难以捉摸和珍贵。

“汨汨若逝川,俛仰空长吁”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无奈与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与感悟,反映了对佛法修行、人生道路、时间流逝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念行客

悠悠江上水,轧轧江心橹。

橹去远不闻,水青长自睹。

感此伤离别,凄凄对南浦。

行客将焉如,官河杨柳舞。

(0)

闻雁

船上三更后,天边一雁过。

远声闻浦口,清影落渔蓑。

故国犹怜汝,他乡更奈何。

因之感同气,惆怅向烟波。

(0)

江中晓泛有怀二首·其一

晴光浮野外,曙色满江中。

不见西方月,空瞻北斗鸿。

鱼龙迎伏浪,舟楫击长风。

有美家何在,瀰茫一水通。

(0)

送李春官尊翁还家二首·其一

班饯临流酒半醺,棹歌渔笛谩相闻。

悬知此后兰台客,时向飞鸿望白云。

(0)

宴杨子宅观太史文衡山诗草

芳樽锦席对羊欣,仿佛如瞻白练裙。

摛藻纵横攒鸟迹,挥毫灿烂簇星文。

金门玉漏怜方朔,识字愁贫薄子云。

太史才华谁得似,每言吴下即慇勤。

(0)

留都元旦瞻天排律四十句

宝历尊王正,天门布宪章。

九衢歌作极,四海仰垂裳。

待漏趋青琐,匡时上皂囊。

六图纷献籍,八彩独当阳。

梐枑彤铺丽,昭容紫袖长。

和风间雉尾,瑞霭覆鹓行。

日绕双龙衮,云扶两凤翔。

天颜瞻舜表,春色醉尧浆。

苍玉仪初佩,黄钟声正扬。

问釐前御席,受计坐明堂。

拊髀情何切,推心道自将。

孝思亲庙藻,公籍拥郊桑。

倏见樱桃荐,旋歌杕杜章。

近臣知霁喜,陪省爱蕃康。

意怿周京燕,身熏汉署香。

辰猷惭黼黻,国度俯劻勷。

买宅依东阙,分幡俨未央。

帘栊通御气,花木被宸光。

岁事饶三礼,农祥足万厢。

临朝崇栗陆,敷治迈虞唐。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