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西山客,即是紫芝仙。
观世心不忍,入山身自然。
大还周八极,小隐亦千年。
谁云饥饿死,本以薄闳颠。
采薇西山客,即是紫芝仙。
观世心不忍,入山身自然。
大还周八极,小隐亦千年。
谁云饥饿死,本以薄闳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西山的采薇者,他仿佛是紫芝仙人一般,心怀慈悲,不愿观世间苦难,因此选择遁入山林,与世隔绝。诗中提到“大还周八极,小隐亦千年”,意味着这位隐士不仅能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往来,即便是在小小的山林中隐居,也能度过千年的时光。最后,“谁云饥饿死,本以薄闳颠”一句,表达了即使面对生活的困苦和挑战,这位隐士也以淡泊的心态面对,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盈,而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超脱世俗束缚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它不仅赞美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一幅藤蓑,遥领取、江门风月。
钓竿把、孤舟独泛,沧波喷雪。
倚棹腾腾吹笛去,冲风直犯金鳌窟。
有些些、閒事不关心,同谁说。镫一点,渔歌歇。
天一碧,归禽没。买村醪自酌,醉梳华发。
扑岸芦花飞已尽,雁声不咒西风劣。
又何妨、拳足橛头中,霜衾铁。
登径惊林泉,知有高人址。
昨宵话霜月,寒河固盈耳。
星光问吟啸,松根想屐齿。
是日青天高,一石映绿峙。
朝暾不敢惜,白光满蘋芷。
夏子发笑言,循池累径此。
似有神护蔽,珍重以需子。
遥秀岂敢蒙,道孤无出美。
勉以答古人,双影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