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阑槛倚晴空。
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锺。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朝 中 措 ·平 山 阑 槛 倚 晴 空 宋 /欧 阳 修 平 山 阑 槛 倚 晴 空 。山 色 有 无 中 。手 种 堂 前 垂 柳 ,别 来 几 度 春 风 。文 章 太 守 ,挥 毫 万 字 ,一 饮 千 锺 。行 乐 直 须 年 少 ,尊 前 看 取 衰 翁 。
- 注释2
1、平山栏槛:平山堂的栏槛。
2、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3、别来:分别以来。作者曾离开扬州八年,此次是重游。
4、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
5、挥毫万字:作者当年曾在平山堂挥笔赋作文多达万字。
6、千钟:饮酒千杯。
7、直须:应当。
8、尊:通“樽”,酒杯。
9、衰翁:词人自称。此时作者已年逾五十。
- 译文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喝酒一饮干杯。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儿已经不行了。
- 赏析
宋仁宗至和元年(154),与欧阳修过从甚密的刘敞(字原甫)知制诰;喜祐元年(1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公便作此词送给他。欧公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48)知扬州,此词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自己在扬州的生活,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中所写平山堂为欧公任扬州太守时所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