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三岛上,花竹映柴关。
道广群仙惜,名成万事闲。
病多唯纵酒,静极不思山。
唯有逍遥子,时时自往还。
独居三岛上,花竹映柴关。
道广群仙惜,名成万事闲。
病多唯纵酒,静极不思山。
唯有逍遥子,时时自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孤独生活的心境。"独居三岛上,花竹映柴关"一句直接设定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是在一个被花和竹林环绕的小岛上,隐逸于一个简陋的茅屋之中。
紧接着"道广群仙惜,名成万事闲"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的超然态度。这里的“道广”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修炼方法,而“群仙”则是那些得道者,他们对于世间功名利禄的淡泊与超脱给予了赞美。
接下来的"病多唯纵酒,静极不思山"一句表明诗人虽然因为多病而不得不放纵于饮酒,但他内心却是无比的宁静,即使是在最为寂静的时候,也不再去思念外界的喧嚣。
最后"唯有逍遥子,时时自往还"则指出在这样的生活中,只有那些与诗人有着相似精神境界的人(即逍遥子)才能够来去自由地与诗人交流,这里的“往还”包含了深层次的精神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独行的生活态度。
栖霞江上放船回,旧雨花间扫径来。
北向云山心共寄,四围金带手先栽。
披襟每倚藤萝月,起草仍留蜡炬灰。
付与空堂吟蟋蟀,便教乡梦到台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