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
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
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
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
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
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千里,心无牵挂,对于佛法有所悟入。其中“迷复忘西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忽忽如梦中”则显现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感。诗人通过“佛化知几尘”一句,展示了他对于佛理的领悟和对尘世烦恼的看破。
“患乃与我同”表明诗人将个人苦恼与普遍的人生苦难相联系,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观念。接下来的“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则进一步探讨了存在与虚无的哲学问题,指向了一种超验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最后两句“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和智慧的画面。这里的“笑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而“门前坐松风”则营造出一种清净、淡泊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佛法真理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州札翰来。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