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华山》
《南华山》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

行行至南华,忽忽如梦中。

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

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

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huáshān
sòng / wéntiānxiáng

běixíngjìnqiānwàng西dōng

xíngxíngzhìnánhuámèngzhōng

huàzhīchénhuànnǎitóng

yǒuxíngzhōngguīmièmièwéizhēnkōng

xiàokàncáoshuǐménqiánzuòsōngfēng

注释
北:北方。
行:行走。
迷:迷失。
复:再,又。
忘:忘记。
西东:东西方向。
南华:南华寺。
忽忽:恍惚。
梦中:梦境。
佛化:佛法教化。
几尘:多少尘世。
患:困扰。
有形:世间万物。
灭:消亡。
惟:只有。
真空:真理。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
水:流水。
坐:静坐。
松风:松树下的风。
翻译
向北行进接近千里,迷失方向忘了东西。
一路走到南华寺,恍惚如同在梦境中。
佛法的教化能净化多少尘世烦恼,这困扰竟与我相同。
世间万物终将消亡,唯有真理永存。
笑着欣赏曹溪的流水,静坐在门前享受松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千里,心无牵挂,对于佛法有所悟入。其中“迷复忘西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忽忽如梦中”则显现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感。诗人通过“佛化知几尘”一句,展示了他对于佛理的领悟和对尘世烦恼的看破。

“患乃与我同”表明诗人将个人苦恼与普遍的人生苦难相联系,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生命观念。接下来的“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则进一步探讨了存在与虚无的哲学问题,指向了一种超验的、永恒不变的真理。

最后两句“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描绘了一幅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和智慧的画面。这里的“笑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而“门前坐松风”则营造出一种清净、淡泊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佛法真理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经友生坟

多君坟在此,令我过悲凉。

可惜为人好,刚须被数将。

白云从冢出,秋草为谁荒。

不觉频回首,西风满白杨。

(0)

咏竹根珓子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0)

书无相道人庵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0)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其三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0)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州札翰来。

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0)

湘中赠范郧

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

愁知酒盏终难舍,老觉人情转不堪。

云外鸳鸯非故旧,眼前胶漆似烟岚。

劳歌一曲霜风暮,击折湘妃白玉簪。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