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无相道人庵》
《书无相道人庵》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xiāngdàorénān
táng / guànxiū

zàohuàtàimángmángduānshífáng
xīndǐngchùyǒushuāngshuāng

bái鹿miánqīngquáncuìnáng
yánwèijuédàoxuěpáng

注释
造化:大自然。
茫茫:广阔无垠。
端居:独自居住。
紫石房:紫色石屋。
心遗:心中无诗。
句句:诗篇。
顶处:头顶。
霜霜:积霜。
白鹿:白色鹿。
枯叶:落叶。
清泉:清澈的泉水。
毳囊:皮囊。
寄言:传达话语。
疑未决:犹豫不决。
雪溪旁:雪溪边。
翻译
大自然广阔无垠,我独自居住在紫色石屋中。
心中没有诗篇,只有顶上积聚的白霜。
白鹿在枯叶间沉睡,清澈泉水洒落在皮囊之上。
如果有话想传达,还需提及那雪溪之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造化太茫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之宏大无边的感慨,"端居紫石房"则显示出诗人选择在一处幽静的环境中修养身心。"心遗无句句"和"顶处有霜霜"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之间既有交流又有距离,好像他的思想也被冻结了一般。

接下来的两句"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则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山林景象,其中白鹿作为吉祥的象征,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寄言疑未决,须道雪溪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某种信息或情感,但又犹豫不决,只好暂时放在那条静谧的雪溪旁。这既是对外界的一种隐喻,也可能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题竹寄一夔侍讲·其一

翰苑銮坡日月边,五更联辔共朝天。

独封青简收金匮,去傍云林作散仙。

(0)

题彭甥士淳梅花·其一

北风猎猎捲飞沙,之子南辕道路赊。

正直冰霜岁华暮,阖闾城下看梅花。

(0)

题少师建安杨先生行乐图·其五

玉堂金马同三纪,晏岁梅花雪共妍。

庐阜武夷归去日,东西来往挟飞仙。

(0)

题竹送康叔圭郎中之南京刑部·其一

文溪风物擅清幽,忆过君家溪上头。

当日相欢尽童稚,共循修竹濯清流。

(0)

宣德庚戌十月廿五日扈从宣府回作

扈从归程闻好语,山妻携得小孙来。

到家已是风霜老,犹有黄花待我回。

(0)

送萧雅容受诰后归省·其二

夏官初满擢天官,文武铨除职任难。

谁似江西萧佛子,清如冰雪万人看。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