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朋友共同探讨学问、分享生活点滴的深刻记忆。这些往事在诗人口中依然清晰可感,显示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宴饮至深夜的场景,"馀杭"意指月下之杭,形容夜色已深。"大涤"则是地名,但在这里用来形容夜色浓重,云遮天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这两句中,“往来”指代朋友之间的往事交流,而“道侣”则意味着难以寻觅。"归去"表明诗人返回了某个地方,或是心灵上的一种归属。而“台恩”则可能是对一处特定之地或情感寄托的地方。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决绝与隐退的意志。"玄言"暗指深奥的学问或精神交流,而"绝"则意味着这种交流的中断。"闭洞门"象征着对外界的一种隔绝和退隐。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心灵交流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中的断裂与孤独时所表现出的哀伤与隐退。
归去来兮,羡公高致,栗里堪齐。
记绣斧行边,风生贵竹,青油开府,月朗雕题。
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卿棘公槐行可跻。
问何事,急流勇退,力挽难稽。公言某岂栖栖。
奔走红尘早岁迷。
况夜鹤帐中,滇云直北,春鹃花底,蜀日平西。
布袜青鞋,水边林下,寻壑经丘一杖藜。
喜吾乡,散仙多侣,胜日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