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象郡·其三》
《初至象郡·其三》全文
宋 / 李格非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

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

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格非在初至象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首句“秦扁不南游,医方略岚嶂”,以“秦扁”暗指扁鹊,表达了对古代名医扁鹊的怀念,同时暗示了诗人对南方医学知识的渴望。"医方略岚嶂"则描绘了南方山峦叠嶂的自然景观,隐喻着医学知识的深奥与难以触及。

接着,“茅黄秋两淫,与疟盖同状”,描述了秋季茅草的黄色与疟疾相似的症状,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疾病症状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咒师乌能神,适市半扶杖”,通过对比咒师的无能与市井中人的半身扶杖,讽刺了迷信与现实的差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吾欲养黄婆,母壮子亦王”,这里“黄婆”可能是指黄帝,诗人表达了希望像黄帝一样,母亲强大,儿子也能成为王者的愿望,寓意着对家族兴盛和国家强盛的向往。

最后,“妙药只眼前,乞汝保无恙”,诗人直抒胸臆,指出真正的妙药就在眼前,呼吁人们珍惜身边的资源,保持健康平安。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医学、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民生、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情怀。

作者介绍
李格非

李格非
朝代:宋   字:文叔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生辰:约1045~约1105年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猜你喜欢

满庭芳.写怀

罗帕分香,玉钗留股,东风羞记初盟。

残杨剩柳,休问啭春莺。

虚向蒲关驻马,淹误了、云路鹏程。

伤心处,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

章台人远,寻春计晚,露蕊凋零。

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好事从来易阻,御沟里、红叶难凭。

空惆怅,夜深人静,辜负月华明。

(0)

声声慢.补衲庵闻蟋蟀

苔阶咽雨,草阁延秋,夜深人似枯僧。

梅子黄时,居然四壁蛩鸣。

回栏凤仙花发,变井梧落叶无情。

孤灯里,念鹊巢卜岁,雁字知兵。

历历美人名士,诉青春薄命,一样平生。

燕子红楼,为卿长叹漂零。

前身溧阳仙尉,到白头还做兰成。

吟正苦,柝凄凄遥应数声。

(0)

踏莎行·其一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东风水墨生绡障。

烧痕一夜遍天涯。多情莫向空城望。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无人会得春来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0)

谒金门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0)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一

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毕竟拟为伧父,凭君说与吴侬。

(0)

减字木兰花.琴

神閒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

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