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枕流水,孤山隐士家。
故人今在否,应出探梅花。
茅屋枕流水,孤山隐士家。
故人今在否,应出探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山水隐居图景。首句“茅屋枕流水”,以“枕”字生动地展现了茅屋与流水的紧密相依,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孤山隐士家”一句,点明了居住于此的是一个隐逸之士,孤山作为背景,更添了几分超脱世俗的意味。
“故人今在否,应出探梅花。”这两句则充满了对老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老友是否还在,是否会在梅花盛开之时前来探访。梅花在这里不仅象征着冬日的生机与美丽,也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长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隐居生活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
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
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
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
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