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之冬十月望,行客此时应到家。
想得双亲淹泪眼,问儿何事在天涯。
甲辰之冬十月望,行客此时应到家。
想得双亲淹泪眼,问儿何事在天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同的《遣人归寄(其二)》,描绘了甲辰年冬季十月十五日,一位旅人在外的思乡之情。诗人想象家中双亲因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而泪眼婆娑,询问他的境况。短短四句诗,情感深沉,表达了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这种离别之苦和亲情之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具有很强的人文共鸣。
天光水色合为一,舟出西城犹落日。
一规忽见寒璧升,万顷坐叹溶银溢。
哀哀姑恶诉何苦,熠熠萤火光自失。
苇低时见小艇过,水响遥知大鱼出。
铜壶玉酒我径醉,短发垂肩蓬不栉。
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
菊得霜乃荣,性与凡草殊。
我病得霜健,每却稚子扶。
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今朝唤父老,采菊陈酒壶。
举袖舞翩仙,击缶歌乌乌。
秋晚遇佳日,一醉讵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