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
《出塞》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

卷旗遮远塞,歇马受降城。

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将军功未厌,士卒不须生。

(0)
注释
边草:形容边境荒凉的草地。
荒无路:无人行走,荒废的景象。
星河:银河,指星空。
秋夜:秋季的夜晚。
卷旗:收起旗帜。
远塞:遥远的边防要塞。
歇马:让马停下。
受降城:古代接受敌人投降的城市。
征衣:出征时穿的衣服。
薄:单薄。
战鼓:战争中使用的鼓。
将军:领兵的高级将领。
功未厌:功业未完,意指渴望更多功绩。
士卒:士兵。
不须生:不需要活着,暗示战争残酷。
翻译
边境的草地荒芜没有路,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
军旗被卷起遮住远方的边塞,马匹在投降之城停下来休息。
寒霜使征衣显得更加单薄,秋风吹过,战鼓声响起。
将军的功绩还未满足,士兵们无需再求生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战争场景。开篇“边草荒无路,星河秋夜明”两句,勾勒出一片荒凉而广阔的边疆之境,月色如洗,星辰闪烁,给人以宁静而深远之感。

接下来的“卷旗遮远塞,歇马受降城”两句,则透露出战争的紧张气氛。战旗被卷起,遮挡了遥远的边塞;战马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在已经攻克的城市里接受投降。

第三、四句“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描述的是士兵们在严寒中战斗的情景。霜冻浓重,而他们的军衣却单薄;大风呼啸,战争的号角声响彻夜空。

最后两句“将军功未厌,士卒不须生”表达了对将军英勇善战而又不过度求胜利的赞赏,以及对士兵们生命的珍视。尽管将军的功绩尚未满足,但对于士兵们来说,已无需再有牺牲。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苦与英雄,将军的英明以及对生命宝贵的态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五座滩

万石列寒滩,什什复伍伍。

轻舟疾无影,帆正日卓午。

(0)

江上小诗二十首·其十一月子河

月子河西月,年年渡绛河。

非关易圆缺,总为别离多。

(0)

螺川晤黄交侯共谈家难感愤书怀·其一

哀鸿断处入江乡,再世论交款语长。

一恸君亲同涕泪,十年生死各凄凉。

虔中南去桄榔暗,吉水西风橘柚香。

呜咽相逢重赋别,云山渺渺路苍苍。

(0)

野烧

野烧荒村晚,苍山古戌平。

隔林微觉断,入水自然明。

苦雾光难灭,空原响渐生。

阴厓开月晦,衰陇减秋声。

暖逼龙蛇蛰,寒催雨雪晴。

夕烽馀百战,曙鸟起三更。

鬼火枯桑出,渔灯细杵鸣。

草根收坠露,云外掩孤城。

绝塞衣偏冷,飘蓬客易惊。

柴门倚牛斗,河汉浩纵横。

(0)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其六

白云抱乌石,赤日过林青。

地瘠河流瘦,兵荒草木腥。

蹲鸱留俭岁,鬼蔓曳空亭。

灌莽丛祠畔,人烟隔杳冥。

(0)

和伯旃秋日偶成

南北凄凉事已残,悲歌行子怨衣单。

年来孤愤惟弹剑,日落疏楼一倚阑。

谢豹山寒归客少,枯鱼泪尽寄书难。

何时筑室要离冢,披发空江把钓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