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过临平》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五月风情画。前两句“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回忆了往昔五月时节,临平路上荷花盛开,汀洲之上繁花似锦,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接下来,“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则转至眼前,诗人此时已是三月,杨花如雪般飘落水面,随波逐流而去,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两句,通过杨花与藕花的交替开放,暗示时光流转,古今如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最后,“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古代文人贺老的足迹,乘着酒船在临平湖畔流连忘返,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纵情山水的闲适情怀。
整首诗以季节更替为线索,融合了怀古与赏景的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江南水乡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