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支山头雨雪飞,胭支山前人苦饥。
山下斧斤夜达旦,山上閒云长自归。
胭支山头雨雪飞,胭支山前人苦饥。
山下斧斤夜达旦,山上閒云长自归。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雨雪纷飞的景象与山下百姓饥饿的对比,以及山林与自然的和谐自得。通过“胭支山头雨雪飞”一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雨雪在山头飘洒,营造出一种凛冽而壮观的氛围。接着,“胭支山前人苦饥”则将视角转向山脚下的人民,揭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山下斧斤夜达旦”描述了山脚下人们不分昼夜劳作的情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山上閒云长自归”则转而描写山上的云彩,它们自由自在,不受人间劳苦所限,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超脱。这种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状态的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扬州之种宜稻兮,越土最其所宜。
糯种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
自海上以漂来兮,伊仙公之遗育。
别黄籼与金钗兮,紫珠贯而累累。
酒人取以为酿兮,辨五齐以致用。
湑镜流之香洁兮,贮秘色之新瓮。
助知章之高兴兮,眼花眩乎水底。
侑谢傅之雅游兮,陶丹府而哦诗。
集群贤以觞咏兮,浮罚觥乎子敬。
指鸣蛙为鼓吹兮,畅独酌于稚圭。
斯越酒之酝藉兮,非宜城中山之比。
矧投醪之醇德兮,能使勇气百倍于熊罴。
客曰旨哉越酿兮,固越俗之所怡。
然自征榷之法行兮,安得薛戎而蠲之。
雪压山颓,谁撒下、琼花玉蕊。
寒气凛、沈沈天籁,望迷千里。
群雀耐寒枯树顶,扁舟独钓平沙觜。
把江南、图画展开看,都难比。台榭远、登临喜。
楼阁上,歌声起。赏时光,居士独怜愁底。
安得四方寒畯彦,归吾广厦千间里。
但今生、此愿得从心,心休矣。
甘泉宫中烽火催,武库掣锁殷春雷。
山西都尉部千弩,意气欲压天山摧。
朔风惨惨随旗尾,角声满天日色死。
眼吞单于方发机,南风不竞羽倒飞。
血视空弮尚思战,边庭无竹可续箭。
断弦已作塞上尘,零落铜牙时一见。
土花蚀尽缪篆青,千年遗恨今未平。
雕鞍过尽不回首,落身几案依书檠。
藓苔暗淡生古色,中有少卿千斛力。
从汉至今无大黄,妇玩儿嬉固其职。
长平箭头豪士怜,赤壁折戟传青篇。
古来慷慨共如此,脱略形器求天全。
是机虽缺神凛然,想成风沙射雕天。
径欲匹马南山边,何必一臂三十絭。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
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
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
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
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醾牡丹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