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之种宜稻兮,越土最其所宜。
糯种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
自海上以漂来兮,伊仙公之遗育。
别黄籼与金钗兮,紫珠贯而累累。
酒人取以为酿兮,辨五齐以致用。
湑镜流之香洁兮,贮秘色之新瓮。
助知章之高兴兮,眼花眩乎水底。
侑谢傅之雅游兮,陶丹府而哦诗。
集群贤以觞咏兮,浮罚觥乎子敬。
指鸣蛙为鼓吹兮,畅独酌于稚圭。
斯越酒之酝藉兮,非宜城中山之比。
矧投醪之醇德兮,能使勇气百倍于熊罴。
客曰旨哉越酿兮,固越俗之所怡。
然自征榷之法行兮,安得薛戎而蠲之。
扬州之种宜稻兮,越土最其所宜。
糯种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
自海上以漂来兮,伊仙公之遗育。
别黄籼与金钗兮,紫珠贯而累累。
酒人取以为酿兮,辨五齐以致用。
湑镜流之香洁兮,贮秘色之新瓮。
助知章之高兴兮,眼花眩乎水底。
侑谢傅之雅游兮,陶丹府而哦诗。
集群贤以觞咏兮,浮罚觥乎子敬。
指鸣蛙为鼓吹兮,畅独酌于稚圭。
斯越酒之酝藉兮,非宜城中山之比。
矧投醪之醇德兮,能使勇气百倍于熊罴。
客曰旨哉越酿兮,固越俗之所怡。
然自征榷之法行兮,安得薛戎而蠲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因的作品,名为《越问(其七)·越酿》。从内容来看,诗中主要描绘了越地种植稻米的情景,以及越酒的佳誉和制作过程。
首先,诗人通过“扬州之种宜稻兮,越土最其所宜”表达了对越地气候适宜种植稻米的赞美。随后,“糯种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进一步突出了稻米品种的多样性和特点。
接着,诗人讲述了稻米的传来历史:“自海上以漂来兮,伊仙公之遗育。”这里提到的“伊仙公”,可能是指某位古代神话人物或仙人,其遗留下的稻种被视为珍贵。
在酒的制作方面,诗中写道:“别黄籼与金钗兮,紫珠贯而累累。酒人取以为酿兮,辨五齐以致用。”这里描述了选料和酿造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对品质的追求。
“湑镜流之香洁兮,贮秘色之新瓮”则是对越酒外观和香气的描绘,而“助知章之高兴兮,眼花眩乎水底”则表达了饮酒后的愉悦心情。
随后,诗人提到了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情景:“侑谢傅之雅游兮,陶丹府而哦诗。”这里的“陶丹府”,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宴会场所。
接着,“集群贤以觞咏兮,浮罚觥乎子敬”则表达了在宴席上与朋友们畅饮、吟诗作对的情趣。而“指鸣蛙为鼓吹兮,畅独酌于稚圭”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得其乐。
最后,“斯越酒之酝藉兮,非宜城中山之比。矧投醪之醇德兮,能使勇气百倍于熊罴”赞美了越酒的佳酿和它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而“客曰旨哉越酿兮,固越俗之所怡”则是对越地人民喜爱越酒传统的一种肯定。
在结尾部分,“然自征榷之法行兮,安得薛戎而蠲之”可能是在探讨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许是在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判,但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去解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越地的自然风光和物产,还通过对美酒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俗、享乐人生的生活态度。
昔闻无定河,远使河之涘。
源自大荒来,浊浪吼千里。
奔流何湍悍,颓沙性善徙。
地是古战场,四顾悲曷已。
其窟涨征魂,貂锦三千死。
时清无战骨,水寒终北鄙。
磨刀刀未莹,饮马马不喜。
一望塞垣深,九月边风起。
归渡会冰坚,悲哉宦游子。
北首溯河源,怨此南流水。
理枻风雨伺,一榻百愁寄。
行役苦留连,坚忍独嘘泪。
乱去十余年,生聚尚童稚。
修垣成芜丛,稻畦变邮置。
况乃海东头,官盐属有司。
煮盐烧烟青,蝇利翅可聚。
三岁潮不至,倏来何赑屃。
直捣范公堤,还卤不毛地。
河鱼等烹鲜,田蟹亦骨醉。
筑堡备潮汐,古人劳远意。
大蛇趋其颠,昂颅待人饲。
临窟气欲腥,攀崖指已坠。
死水与死蛇,梃刃理勿二。
天地莽嗟吁,鬼神纷憔悴。
上河颇有秋,翼翼禾垂穗。
淫淫冻雨缠,秋阳何时晒。
昔称全盛日,东南反者濞。
隋屠玄感后,攻战互终始。
繁华不在野,灾异恒满志。
荒疫踵干戈,谅复关人事。
把酒问苍冥,涕泗忽淹鼻。
《宜陵道中》【清·杜漺】理枻风雨伺,一榻百愁寄。行役苦留连,坚忍独嘘泪。乱去十余年,生聚尚童稚。修垣成芜丛,稻畦变邮置。况乃海东头,官盐属有司。煮盐烧烟青,蝇利翅可聚。三岁潮不至,倏来何赑屃。直捣范公堤,还卤不毛地。河鱼等烹鲜,田蟹亦骨醉。筑堡备潮汐,古人劳远意。大蛇趋其颠,昂颅待人饲。临窟气欲腥,攀崖指已坠。死水与死蛇,梃刃理勿二。天地莽嗟吁,鬼神纷憔悴。上河颇有秋,翼翼禾垂穗。淫淫冻雨缠,秋阳何时晒。昔称全盛日,东南反者濞。隋屠玄感后,攻战互终始。繁华不在野,灾异恒满志。荒疫踵干戈,谅复关人事。把酒问苍冥,涕泗忽淹鼻。
https://shici.929r.com/shici/4Nz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