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客惭司马,曾无四壁留。
残书遗鼠啮,野稼任人收。
狂益亲知怪,贫添儿女忧。
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
归客惭司马,曾无四壁留。
残书遗鼠啮,野稼任人收。
狂益亲知怪,贫添儿女忧。
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者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境况。诗人以"归客惭司马"起笔,暗示自己如同西晋名臣司马相如落魄归来,无以为家,只有惭愧。"曾无四壁留"进一步强调了家徒四壁的贫困状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书籍被老鼠啃食的景象,显示出生活的艰辛和无人照料的凄凉。"野稼任人收"则表达了对田地荒芜、粮食被人随意收割的无奈,反映出社会动荡和自身无力改变的困境。
"狂益亲知怪"一句,诗人自嘲因贫困而行为失常,连亲密的朋友也感到奇怪。"贫添儿女忧"则揭示出贫困给家人带来的额外忧虑,尤其是对于子女的未来。
最后,诗人感叹"那堪行又别,明日是长游",表达了即将再次启程的无奈与悲凉,这次出行可能意味着长久的离别,加重了心中的苦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生活困顿和个人情感的波折,具有鲜明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丘郎一官一再左,手版三投三不可。
进退艰如踯躅羊,功名涩似威蕤琐。
忆昔与子初结欢,觞咏浣韨章江干。
别来忽下阆中命,五马重歌蜀道难。
阆中君家旧治域,父子分符如画一。
耆旧摩挲去后碑,少年捃拾毛中迹。
纵有诗名天地间,那能相见一开颜。
我擅秦声君楚舞,醉望城头千仞山。
君当强仕不得意,我尚沉冥未知止。
与君各自斗身强,四十头颅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