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
《洞仙歌》全文
宋 / 吕直夫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

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

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

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

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醾牡丹时候。

(0)
鉴赏

这首词作是《洞仙歌》,出自北宋时期,作者吕直夫。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愁绪与对美好事物追慕的词章。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 这两句设定了一个深夜行军的场景,战马上的鞍带上挂着明月,浓重的露水濡湿了衣襟和袖口。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感氛围。

"马上轻衫峭寒透。" 这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意,诗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马背上感到彻骨的寒冷。这不仅是对环境温度的描写,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凄清。

"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 这几句转向了对远方美好景致和所思之人的追念。翠绿的山峰在视野中显现出深邃与层次,诗人不禁想起那眉目如画之人,以及其腰肢袅娜的风姿。细柳随风摇曳,更是让人难以忍受离别之苦。

"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 这里表达了对归期的急切和对书信传递情感的渴望。在古代,书信往返是沟通思念的主要方式,这里的“清明”指的是春季,也暗示了一种希望能在美好时节重逢之情。

"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 诗人表达了即使是在梦中与所思之人的对话,都如同真实发生过一般深刻。这一句强调了思念之深,连梦境都无法释怀。而“不知伊瘦我瘦”则是对两相思念双方是否都因此而消瘦的无奈感慨。

"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醾牡丹时候。" 最后这几句诗人虽在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致,但心中仍旧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挂念。即使是在美好的时节,也只愿意抓住那短暂的美好,与所爱之人共享。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和所思之人的无尽追慕。

作者介绍

吕直夫
朝代:宋

吕直夫,宋代词人,大约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有作品《洞仙歌》。
猜你喜欢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汤平甫知县二首·其一

上清别殿旧通明,仙圣飞腾户不扃。

出郭尚疑窗列岫,绝堤始露岳真形。

奇奇怪怪无非洞,下下高高总可亭。

但把醺酣酬绝景,天风吹面径须醒。

(0)

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旧韵

会老三人似颍川,同生绛县免疑年。

尊常有酒何妨醉,事每无心即是仙。

俭欲固应知足足,忘形谁问是肩肩。

香山已写丹青像,洛诵仍凭副墨传。

(0)

平江颜侍郎挽诗

吴门自古俊髦多,中外推公政事科。

议礼不妨丰酒课,治繁犹暇讲禅那。

榻前屡记宣除目,川上遥怜逐逝波。

底用镌碑纪廉直,乡评正自不消磨。

(0)

王季海正言父宣义挽词

三世儒科独隐沦,功名岂必在吾身。

早看伯氏囊荷旧,晚喜郎君谏草新。

绛县人存疑甲子,论衡书就困庚辛。

遥知会葬车千两,絮酒淋漓卧冢麟。

(0)

寄题赣簿彭南夫读书楼二绝·其二

江山不怕簿书迷,鸾凤何妨枳棘栖。

公退读书消永夜,遥知太乙下青藜。

(0)

陈诚之以长句送扬州花仍催践快阁之约戏答

清歌句句戛鸣球,红药年年具彩舟。

更约倚晴登快阁,真成骑鹤上扬州。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