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泥湖山赠石珍师》
《泥湖山赠石珍师》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但得心空境即空,此生甘作住山翁。

种桃临涧防流水,放鹤排云信远风。

辟谷有时煨芋米,卓锥无地结茅篷。

孤峰独宿寻常事,百鸟何须识懒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味。诗人以“但得心空境即空”开篇,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环境的淡然态度。接下来,“此生甘作住山翁”一句,点明了诗人甘愿成为山中隐士的心志。

“种桃临涧防流水,放鹤排云信远风”,这两句生动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场景:在山涧边种植桃树,以防止流水侵蚀;放飞仙鹤,任其随风飘荡于云端。这样的生活充满着自由与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辟谷有时煨芋米,卓锥无地结茅篷”,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方式。辟谷是古代修道者的一种养生方法,这里指诗人偶尔会断食,以芋米为食。而“卓锥无地结茅篷”则说明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朴,即使没有固定居所,也能够自在地生活。

最后,“孤峰独宿寻常事,百鸟何须识懒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与享受,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淡然态度。在孤峰上独自宿夜对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并不需要外界的理解或认同,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栖凤亭

将军园中何所蓄,十尺亭子四面竹。

亭中一榻千卷书,将军昼游夜还宿。

元勋甲第高入云,奇珍异玩穷海陆。

将军雅性不苟嗜,只爱亭边万竿绿。

旧家风节传累世,见此胜如见乔木。

根株盘据几十年,出地皆成老龙骨。

旧干扶疏已作林,新梢复见高于屋。

新梢旧干森相向,百丈空云寒突兀。

先公开圃一何勤,引水分畦费营筑。

石间斸雨移紫琼,沙上耕烟长青玉。

至今遗爱思莱公,万古看诗想淇澳。

将军能武兼能文,展卷一目数行读。

只今世守清白操,春风如温霜如肃。

闲时高卧园之中,此君亭亭对幽独。

月轩夜坐呈夏箪,风榭凉熊除暑服。

空冥缥缈闻笙竽,户牖清虚映签轴。

昆池歌动黄鹄高,洞庭笛横白云哭。

瑶瑟一鼓潇湘亭,冰绡再写筼筜谷。

忆昨路经岭徼来,佳植全稀多朴遫。

山深苦竹啼鹧鸪,地僻枯篁宿麋鹿。

何期得到将军园,一洗胸中十年俗。

清晨邀我促席看,半日捲帘犹不足。

我闻竹生玉河湄,开花结食凤凰啄。

将军文采真凤凰,凡树安能动高目。

愿将音响入箫韶,奏我亭中栖凤曲。

(0)

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

游龙战渊鳞,翔鹭振云翮。

潜姿媚幽深,遐羽忌拘迫。

顷来税尘衔,秉性嗜探历。

连山秀我里,幸兹眷昕夕。

横天岩峦叠,映日苍翠积。

涉波缅洄沿,攀岑若咫尺。

流目施远坰,写悰翼孤石。

嘉遁怀伊人,俯仰慨今昔。

霞构象丹厓,烟萝袅青壁。

倾耳谷中昔,希踪云外迹。

兴性感弥深,即景无与适。

岂徒藉虚觏,终然契冥寂。

(0)

次杏东元宵韵二首·其一

帝城元夜盛,灯火画堂深。

节序同南北,人情变古今。

山河怜晚霁,花柳怯春阴。

笑语喧儿女,翻伤老大心。

(0)

赠大司徒秦公入朝

寰宇大名悬日月,台阶高步绝云霄。

新迁天上司徒贵,重惜周南建节遥。

剑履班齐黄阁老,威仪光映紫宸朝。

从今画省歌财阜,长倚薰风和舜韶。

(0)

六忆·其三赵雪岩

年殊交匪僭,道合意自谐。

吾慕淮阳公,抗俗敞高怀。

山岳凝莫动,江海荡无涯。

不言与不笑,一静众妙该。

冲夷自为宝,任取世嫌猜。

乡闾称长者,翕尔归于䰄。

蹇劣愧非偶,狂斐得所裁。

温温琼瑶泽,时获沾尊罍。

不见倏三月,鄙吝萌旧荄。

安得一披对,青天云雾开。

可念不可即,展转令心哀。

(0)

太白山人仙游吴越稔矣日者卜居吴兴而婚施氏妻妹予闻之辄诗嘲焉二首·其一

范子无端出五湖,西施并载有耶无。

诗人只合莺莺伴,施家今是大姨夫。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