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佛径庵,赠迈往师,怀开山故人》
《宿佛径庵,赠迈往师,怀开山故人》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千峰行尽水迢迢,日暮寻师过断桥。

僧老不闻翻贝叶,身閒惟爱种芭蕉。

山藏绝壑人稀少,秋入空林夜寂寥。

惆怅居亭何处所,满庭黄叶落萧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佛径庵,与老僧交谈并怀念已逝开山祖师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禅意。

首联“千峰行尽水迢迢,日暮寻师过断桥”,诗人经历了长途跋涉,终于在日暮时分找到了他要探访的老僧。这里以“千峰”和“水迢迢”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而“日暮”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结束。

颔联“僧老不闻翻贝叶,身閒惟爱种芭蕉”,通过老僧的动作和爱好,展现了其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老僧不再翻阅经书,而是喜爱在空闲时种植芭蕉,这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颈联“山藏绝壑人稀少,秋入空林夜寂寥”,描绘了佛径庵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偏远。山峦深邃,人迹罕至,秋风渐起,夜晚的森林显得格外寂静。这样的环境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尾联“惆怅居亭何处所,满庭黄叶落萧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居亭,即诗人所住的小屋,如今已无处可寻,满地的黄叶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自然美景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秋思耗

吟帽当檐侧。辄南山雷起,破轰晨色。

云路散花,玉壶投矢,天地都窄。看眉蹙青山。

(0)

采绿吟.和六禾水阁追凉,观江中渔火作

钓罢红衣岸,正人在,麝亭东。

盘冰雪藕,笛风凄柳,霜月当枫。

鱼榔韵响波微动,白鸥四散无踪。

引遥眸、星星火,迷离掩映孤篷。

帆落舣蒹葭,村沽醉渔翁。

罢钓篝火,夜色起潜鳞,在水绿灯红。

叹趋炎、投暗为明,华堂烛、焚身等飞虫。

凭栏意、俯仰息机,观云太空。

(0)

向湖边.新筑近泉源,策杖往听,坐卧巨石上,衣袂为湿,拂拂寒生毛发间。拟作草亭覆之,一邱不可专,一壑居然我有矣

腹稿林峦,首邱云水,弹指须臾即现。

泉脉蜿蜒,费芒藤寻遍。

喜霎逢、龙吻飞珠,蛇鳞赴万,音韵琤瑽千变。

倦客临流,比依松多健。濯足风前,快慰扶桑愿。

休再恼,听孺子、沧浪歌怨。状谱清泠,洒肝肠寒战。

问出山、忙碌凭谁劝。暂留我、清涤可怜面。

凉沁苔扃,胜淞图分剪。

(0)

殢人娇.风雨满湖,凄然独酌

泼墨模糊,把个明湖渲染。且莫道、西施妆澹。

苎萝金粉,付云霾烟掩。游船散,情丝漫牵湖缆。

故国沈沈,旅怀黯黯。莺啼处、算无拘检。

声声警我,勿恋姬垆清簟。待晴去,又怕夕阳红敛。

(0)

醉花阴

过尽斜阳天与暮。风紧摇山树。

黄菊可怜秋,独抱幽芳,未省霜枝苦。

重来莫问消魂处。早被前番误。

苦恨夜来风,吹雨吹寒,不解吹愁去。

(0)

明月生南浦.黄季熙属缤华女生绣燕菊图,来祝余寿,漫题

秋在东篱春未老。燕子飞时,菊有黄花早。

第一风光随处好。四时人预凌霜傲。

咏絮才高怜玉小。名重缤华,艺重中华妙。

梦雨醒来情自笑。者图写入双溪照。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