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花阴》
《醉花阴》全文
清 / 傅熊湘   形式: 词

过尽斜阳天与暮。风紧摇山树。

黄菊可怜秋,独抱幽芳,未省霜枝苦。

重来莫问消魂处。早被前番误。

苦恨夜来风,吹雨吹寒,不解吹愁去。

(0)
鉴赏

这首《醉花阴》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过尽斜阳天与暮”,以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风紧摇山树”一句,将微风拂动山林的动态美展现出来,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变化无常。

“黄菊可怜秋,独抱幽芳,未省霜枝苦。”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菊以情感,它在秋天独自绽放,虽不畏霜寒,却也透露出一丝孤独与坚韧。这里不仅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也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重来莫问消魂处,早被前番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反思与遗憾,提醒自己不要再去追问那些令人心碎的地方,因为过去的错误已经发生,无法挽回。这种自我警醒和对过往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成熟与深沉。

最后,“苦恨夜来风,吹雨吹寒,不解吹愁去。”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夜风、雨和寒冷的不满,它们虽然能带来自然界的清新与凉爽,却无法带走内心的愁绪。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相联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整体而言,《醉花阴》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思考。

作者介绍

傅熊湘
朝代:清

傅熊湘(1882—1930),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1906年与宁调元、陈家鼎、仇亮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宣传革命。1916年,袁世凯毙命,程潜督师入湘。傅熊湘出主《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1920年,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930年12月病逝,葬于西山。
猜你喜欢

中秋宴集分韵得青字

秋半露初白,月高天更青。

相逢如此夜,不饮若为醒。

急管奏清响,长筵列广庭。

百年能几会,杯到莫留停。

(0)

送梁先生不移

贤郎居谏职,定省惜相违。

到此未为久,如何又欲归。

家园梨果熟,溪市蟹螯肥。

京国往还便,莫将音信稀。

(0)

送张知县邦达

我初长安识君面,四十才华正强健。

北海云鹏翅欲张,南山雾豹文初变。

自言来京已三载,足迹劳劳半邮传。

东浮浙水驾风涛,西上苍梧蹑云巘。

怀中无复茂才金,身上空馀慈母线。

别去无何忽相报,近得高闲适安便。

乃知优给有庠序,择师教育君膺选。

绛帐三间坐百人,青衿一字数千遍。

三略才过又六韬,终日吾伊不知倦。

吁嗟天意谅有在,有美如平岂贫贱。

今年诏下大搜贤,公论推君当鹗荐。

扶摇直上试天官,一策敷陈云锦绚。

赏音不独主司惊,啧啧旁观尽称善。

绿绶初垂何所之,独向炎方宰花县。

炎方近年无瘴疠,民物安然乐丰羡。

远徼尤宜宽政施,皇恩有待仁风扇。

此行所重民社寄,临别肯为儿女恋。

秦淮弱柳垂青青,折取长条共攀饯。

沙口帆移燕语留,花前酒续莺声劝。

明朝应度岭头云,千里相思一回眷。

迟子三年政绩成,还来此地重相见。

薏苡曾为马援珠,归囊肯带包公砚。

骥足应知难久淹,嘉声又达明光殿。

(0)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赵司仓,初辞阙,一鞭远冒燕山雪。

燕山雪满河冰结,酸风刮面肌欲裂。

长安沽酒与君别,酒酣不觉双耳热。

呜呜作歌歌激烈,烦君为我同击节。

试看昭王台,黄金致英杰。

黄金散尽台已空,至今士气何曾歇。

幸并际昌期,沈沦尽超越。

班资正为贤才设,况君年壮才更哲。

鹏化南溟十万程,君今始上青云辙。

肯为儿女情,临岐动悽切。

丈夫要使心如铁,江南梅花为君折。

路长勿使音书绝,两地相思共明月。

(0)

次韵贝原翚留别·其一

客里逢君说故乡,留连樽酒过斜阳。

汉时循吏称三异,马氏佳儿识五常。

老去只惊搔鬓短,醉来不觉放歌长。

明朝相送城南路,记取槐阴四月凉。

(0)

寄嵩明倅嵩明倅祖原善予乡人也予卧病昆阳原善以公事来日相过旅次意甚恳别后寄此以写予怀·其一

年将五十已龙钟,百病交攻气不充。

羡尔高年精力在,鬓毛霜白面霞红。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