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爱竹三首·其二》
《和范爱竹三首·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秉烛追游忆盛时,欢悰终较昔年稀。

柳多客折凉阴薄,薇少人餐雨绿肥。

胡蝶觉来方识梦,海鸥飞去未忘机。

相逢且可谈风月,莫话兴亡与是非。

(0)
翻译
手持蜡烛回忆往昔繁华时光,欢乐之情比往年少了许多。
柳树繁茂,常有游人折取它的阴凉,而薇菜鲜嫩,无人品尝雨后更肥美。
蝴蝶醒来才意识到梦境,海鸥飞翔仍不忘本性。
相遇时不妨只谈论风花雪月,别提国家兴衰和纷争是非。
注释
秉烛:手持蜡烛。
追游:回忆游玩。
盛时:往昔繁华时光。
欢悰:欢乐之情。
昔年:往年。
柳多:柳树繁茂。
客折:游人折取。
凉阴:阴凉。
薄:少。
薇少:薇菜鲜嫩。
雨绿肥:雨后更肥美。
胡蝶:蝴蝶。
觉来:醒来。
识梦:意识到梦境。
海鸥:海鸥。
忘机:不忘本性。
相逢:相遇。
谈风月:谈论风花雪月。
兴亡:国家兴衰。
是非:纷争是非。
鉴赏

诗人通过对昔日盛时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秉烛追游忆盛时"一句中,"秉烛"象征着夜深人静,而"追游"则是诗人心中的徘徊不舍;"欢悰终较昔年稀"表明了那种快乐时光已经难以再现的哀愁。

接下来的"柳多客折凉阴薄,薇少人餐雨绿肥"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柳多"与"薇少"形成对比,表明诗人所处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在这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中,诗人的情感得以深化。

"胡蝶觉来方识梦,海鸥飞去未忘机"这两句,则用蝴蝶和海鸥做比喻,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记忆与遗忘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种种不易,哪些是真实存在的,而哪些又只是虚幻。

最后两句"相逢且可谈风月,莫话兴亡与是非"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人选择了超脱,不去纠缠于那些无法改变的大事,而是享受当下与人相遇时能谈论的风月之美。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且豁达的态度。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六八九

楚民沦陷甚;吾道寂寥何。

(0)

课儿联·其四七五

撼龙经可注;瘗鹤字难埋。

(0)

课儿联·其四二一

春隔难人昼;秋期燕子凉。

(0)

课儿联·其一六二

夜月红丝砚;春风绿绮琴。

(0)

课儿联·其二十七

性情因画见;节义以诗传。

(0)

次韦进士书城见赠移居四首原韵奉酬·其二

词坛见韦虎,馀子尽摧颜。

世以科名重,天分岁月闲。

读骚宜饮水,拄笏且看山。

一接清尘末,因之破俗悭。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